藝評:薩爾斯堡室樂團與安德塞斯基

A+A-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節
薩爾斯堡室樂團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節

文:傅瑰琦

來自奧地利薩爾斯堡的樂團,當然會選奏當地有代表性的樂曲。這次,薩爾斯堡室樂團(Camerata Salzburg)只選了莫札特和海頓的樂曲:上半場是莫札特專場,下半場則留給海頓。

在較少被演奏的莫札特「D 大調嬉遊曲,K205」裡,樂團對樂曲風格的掌握有點不協調。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的表現,很有歐洲地道的演繹味道,他們的弓法正好表達了莫札特音樂的通透音色與流動形態,配合圓號老實的演出,還是相當不錯的。可是,表現有失的小提琴組,先在齊整度方面失分。五把小提琴雖然都毫不欺場,全力以赴,技巧扎實,但是他們各自的表現卻破壞了整體演出。而且,他們在弓法以至力度方面,都頗不符合莫札特的音樂風格,弓子用得太重而且大刀闊斧,更不用說像歐洲或德奧樂團的味道了,奏來更像美國學院派訓練出來的獨奏格局,更甚的是顯得硬橋硬馬。他們在整首作品中都貫徹這種表現,與其他組別風格迥異,令人覺得出奇,不明所以,也感到失望。

Piotr Anderszewski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節
Piotr Anderszewski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節

這場音樂會的明星,當然是演出兩首鋼琴協奏曲的著名獨奏家安德塞斯基(Piotr Anderszewski)。如果沒有記錯,第一次聽安德塞斯基的演奏是在香港大會堂的一場獨奏會,那已是 1988 年末的事情了。隨著年月流逝,他在國際樂壇上的名氣與日大增,時至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

安德塞斯基親自領奏指揮了莫札特的「A 大調第十二鋼琴協奏曲,K414」。在他的指揮下,樂團一開始已變得相當收斂,弦樂組整體能達至平衡而和諧。安德塞斯基一落手,指頭間的音色非常明亮乾淨,而且抑揚頓挫的流動感亦相當明顯,但又毫不過火,青春的氣息蔓延不斷,反而擺脫了莫札特的瑰麗美感,令人覺得他的演奏表達的是可愛。華采段落的音階旋律由低至高,音色掌握得極為漂亮。在第二樂章中,他依然保持著青春光澤的音色,指觸輕盈而有彈性,所以很容易就能表達莫札特音符上的美態,特別在顫音和其他的裝飾音裡,這種美感更是完全不費勁。而第三樂章簡短的迴旋曲中,樂團把引子的部分奏得很有道地風味。安德塞斯基靈巧而佻皮的演繹依然令這首曲偏於璀璨的一面。樂團在他的帶領下,鋒芒都讓給了獨奏,但這反而更能恰如其分,不再出現開場時的不協調氣氛。安德塞斯基手指偶有沾到旁邊無相關的琴鍵亦顯得無傷大雅。

半場休息後,承接剛才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的演奏水平優勢,安德塞斯基繼續領奏了海頓的「D大調第十一鋼琴協奏曲」。這首樂曲在風格上似乎更加適合樂團和安德塞斯基的個性。小提琴組在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裡,要克制著音量與音色的處理,但在這曲即使運弓幅度不大,已能隨意地營造出很不錯的單純而優美光亮的音色,以帶動整個樂團和配合安德塞斯基的演出風格。安德塞斯基在第一樂章中已能充份地帶動樂團和聽眾進入他所期望達到的表現裡。在非常寧靜且近乎一首獨奏曲風格的第二樂章裡,安德塞斯基的演出美得令人屏息呼吸。他毫不造作的句子演繹,尤其是在大量重複的單音裡,美感尤其突出。所有句子的呼吸停頓,一氣呵成,結構的表現非常優秀,令人看到他的極度專注,以及在音樂上的豐富修養和奇高水平。在他的帶領下,樂團在風格上也絲毫不敢脫離框架越界。第三樂章中,安德塞斯基再度發揮他對於裝飾音的高超演繹,表現出在快速樂句之間流動的簡短放鬆而帶來行雲流水一般的美感。他對於細緻的抑揚頓挫的表達實是自然而然,不作多想。這首協奏曲無疑是全晚的最精采的一流演出。

演奏完三首作品後,原來已差不多晚上十時了,但還有海頓的「F 小調第四十九交響曲『受難』」作為音樂會的壓軸曲目。樂團在演奏過三首快樂的樂曲後,選了這首比較沉厚的作品。小提琴組的音色營造始終是有點太硬朗和過分進取,而且在他們少用揉音的習慣下,這個感覺會更強烈。這在第二樂章中較明顯,因此容易造成剛勁有餘卻感情不足。不過,就合作性而言,整個樂團的表現已是相當不錯,只是期望在一板一眼以外還能有弦外之音。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保有歐洲純美的傳統味道,令人回味無窮。木管組和圓號在第三樂章中,厚韌但清朗的音色與低音弦樂的配合很古典優雅。在簡短的終樂章裡,樂團整體的高水平技巧在急板裡,輕易並毫不拖泥帶水地為歡快的氣氛帶來了刺激。

這無疑令聽眾欣喜若狂。這時樂團的弦樂組在小提琴首席 Gregory Ahss 的帶領下,加奏了一首應該是來自海頓其中一首弦樂四重奏的慢板,到底是來自哪作品筆者倒是不知道了,但那正好令聽眾細心聆聽小提琴組的溫柔表現。小提琴組加上了弱音器,配合著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宛若撥弦,洗卻了中小提琴組整晚的剛陽形象,把樂曲的輕柔靈巧美徐徐奏出。(編按:當晚加奏的是莫扎特的Andante,選自Cassation No 1 in G major, KV63)

如果再有機會的話,真的希望可以聽到樂團能夠奏出他們的傳統音樂風格,不再像這次不同聲部奏出不同風格的奇怪現象,期望樂團日後可以被傳統歐洲德奧的音樂美學所薰陶,能夠原汁原味地把奧地利的古典風格呈現到我們的眼前。

觀賞場次

薩爾斯堡室樂團與安德塞斯基 — 香港藝術節 2017
2017年3月10日 8 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協助統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於 1954 年成立,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轄下團體,宗旨是集合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作多種學術、文化交流。隨著不斷發展,協會關注的範疇亦擴展至各類型的表演藝術、電影與電視以及視覺藝術。1992 年,香港成為協會的第五個亞洲分會。本會目前是本地唯一推動演藝評論發展的組織,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團之一。

http://www.iat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