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電池,無需刻意正負向的

A+A-

battery

做人應該正向一點,還是負面一點,回看歷史,也是一時一樣的潮流。當人初進入工業革命,自信心返晒來,當然鼓吹正面思維,但漸漸發現工業文明並非天下無敵,便又興起敬重自然的浪漫主義。正向好,而負向真的不好?美國在二戰後,大力鼓動正向思維,但現實或如電影「美麗有罪」,不論如何掩眼,還是要面對內裡的自己及真實的人生。

大約自「心靈雞湯」開始,正向思維被捧上神枱,認為要成就一事,心境必須正面;但也有說法認為人在困境才會爆發小宇宙。如果要討論正負向思維的作用,則會發現兩者同樣帶來新意念及創意:不論你是負面地認為外星人最終會大軍殺到,要發明終極避難所,還是正面認為外星人友善和藹,你都要準備弄一台廣東麻將的平台,與他們進行最深入的人類文明交流。

如何界定正負?

其實正負向的想法皆可是行動的觸發點。簡單如買「六合彩」,到底是因消極覺得人生無希望,前路受重創,還是因為積極希望人生有更多可能?而且正面思維可以包含負面,反之亦然。所以就看你如何界定思維的正負。

每件事的背後千絲萬縷,要看你在哪一步斷章取義。嫉妒、憎恨、擔心、快樂,滿足,所有只是轉眼即過。人生是地球的過客,而情緒則視大腦為驛站,要勉強別人留下,或經常到訪,只是一廂情願。與其說人給負面情緒佔據,不如說我們太過貪戀一夜溫存,望變天長地久,又或心中問何日君再來?所以強求心中常保持正向或終日沉淪於負向,不是情緒苦,而是這件事本身便是苦。

不論是正向,還是負向,高舉其中一方,凡人定必不能承受。但對於某些精英高人,這種對固定思維方向的終極探索,卻能成就大事;終日思考悲苦的人,他可能寫得出千古名句;深明人性及生命的不確定的人,才想到保險制度及選舉制度,前者明白命途難測,後者與其說把權力交給大眾,不如說用制度取代血流成河的戰爭,而且也讓社會各階層為未來承擔,願賭服輸。

無奈又無奈 為何仍未得手

在「失控的正向思想」一書中,提及乳癌患者在一片溫馨和諧氣氛裡,刻意對某些事實視而不顧;而且也更相信諸如「秘密」一書中的吸引力法則,只要你深信,「今天我沒有,未來一定有」,我想金正恩每天都想吞併中美兩國,成為天下霸主的,無奈又無奈,還是未得手。當然這種吸引力法則可能另有所指,問題是在科學層面,對這種冥冥中自有主宰的影響,這根本不具有準確的預測力,所以很多事也說不準啊。

你可以深信「只要日日想,柯柏文也會從外太空飛來跟你做朋友」,也可以「秒秒感懷身世,擔心外星人侵略地球」,那根本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有沒有仔細思考這些期望及憂慮的真確度,與你自身的關連及相應行動?

半杯水,不是煩惱的來源

一談甚麼正向、負向思維,有人就會拿出「半杯水」的例子,歌頌知足的人——這種連屁也不值的道理。看見半杯水便知足沒有問題,看見半杯水不知足也沒問題,很多人說怨嚷不休又坐著不動的人討厭,其實那些炫耀自己知足的人,何嘗不討厭,前者用不公「掩飾」自己又貪又懶,後者則用「扮知足」來補償自己的虛榮,一樣煩人。

常聽那些人生導師說甚麼「只要你願意踏出一步,你就可以和人溝通」,對,但若你認為無須與人溝通,而且不發現有任何問題,也不構成任何人的實質困擾,又願意接受其人生成本,就抱持你的想法直至死去又何妨?為何人的思維一定要正向或負向?人不是電池,每人也有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