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減糖才是治本之道?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吃得糖多身子壞,恐怕沒誰不認同。但如何讓廠商少賣高糖商品,在美國始終爭拗不斷。出動糖稅威逼,抑或循循善誘?智庫哈特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Stuffed: An Insider’s Look at Who’s (Really) Making America Fat. 作者 Hank Cardello 近日在「福布斯」撰文,道出美國飲食業界在這場反糖戰,如何浪費資源,並探討應用哪些手法,才能真正推動業界銷售更健康產品。

2015 年度的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將糖果及零食界定為添加糖的最大貢獻者。去年 11 月,再有 5 個美國城市實施糖稅。縱然不能一步登天,讓國民從此遠離高糖飲食,也至少讓他們保持警覺和距離,這樣看來,少糖倡導者的努力並未白費。然而,實情是他們與飲食廠商的對戰,不過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對促進國民健康,更起不了甚麼作用。

Cardello 指出,多個公共健康組織在未來 10 年,將投放多達 8.25 億美元,推動糖稅、禁止垃圾食物賣廣告、改變包裝標籤,並進行健康飲食與飲食業實踐的有關研究。自 2009 年起,飲品業則維護主打高糖產品,用上約 2 億美元,日後花費更多。但雙方的巨額投資,令說客及廣告公司的口袋漲起來,卻沒令美國人瘦下來。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37% 美國人癡肥,半數州分的癡肥率逾 30%

糖稅的推動者與飲品業界投放大量金錢遊客和宣傳,結果只漲了廣告公司口袋。圖片來源:路透社
糖稅的推動者與飲品業界投放大量金錢遊客和宣傳,結果只漲了廣告公司口袋。圖片來源:路透社

對全面實施糖稅的可行性和效用,Cardello 亦提出疑問。他認為,在那些癡肥率偏高的窮州和鄉區,不太可能考慮開徵糖稅。他更以鄰國墨西哥為例,指有研究發現當地徵糖税後首兩年,高糖飲料銷量分別下跌 5.5% 及 9.7%,但貿易協會 ConMéxico 以研究公司 Kantar 的數據力證,糖稅對癡肥率並無影響,墨國小商戶聯盟更稱,很多自資小店及數千間小型餅店被迫結業

倡議者和商界與其大灑金錢,持續互相攻擊,到底雙方能有甚麼具建設性的行動,同時改善公眾健康及飲食行業的收益?在這場反糖戰上,兩大陣營的下一筆巨款,又應該投放何處?Cardello 在文中作出下列 5 項建議:

  • 研發更多替代品

隨著健康飲食的流行,傳統品牌需要推出低卡路里等有益身體的產品。研究發現,這些產品是有真正增長的領域。例如美國人一年的高糖飲料平均消耗量,從 90 年代末期的 56 加倫,跌至現時的 40 加倫,但在去年,瓶裝水成為全美最高銷量的飲料。Cardello 認為,業界應研發更多類似的產品,多於將錢花在說客及公關身上。

  • 增加透明度

現時,標籤上清晰列出商品的營養成分,那只是最低限度。但 Cardello 指出,千禧一代要求更高的透明度,對食物標籤從未如此審慎。研究顯示,消費者希望得到食物成份的真確性及透明度,認為提供資訊的責任,在於業界而非科學家或政府。是時候讓消費者在得到更多資訊下選擇產品。

  • 消除顧客的疑慮

調查顯示,大部分真正跟從健康生活習慣的消費者,對於如何食得健康,不是抱有疑惑,就是毫無意識。大量網絡資訊,加上各種科學發現,令他們更為混亂。Cardello 建議,創立一個公共健康及業界科學的聯合機構,通過研究篩選出可靠的科學發現,並發布予媒體,讓消費者從流通的資訊中,辨識哪些值得信賴。

  • 合辦教育和公共健康的倡議項目

Cardello 以費城舉例,指當地實施糖稅前,青少年的高糖飲料消耗量已減少 24%,少數族裔男童的癡肥率亦下降 11.3%,乃因學校大改午飯菜單,引進更多清水和牛奶作替代,又增加營養教育,貧民區的商戶亦自發行動,鼓勵孩子上學途中喝較健康的飲品。這些行動遠比少糖倡議者及飲食業界對增加健康商品銷量所作的投資有用。

  • 就改進作出前期承諾

汽水製造業在過去 15 年,已大幅減少產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亦承諾會在 2025 年前,將人均消費卡路里減少 20%,但 Cardello 認為業界反應太慢及極為被動。他指出,銷售高糖產品的廠商應早著先機,在倡議者對高糖含量表示關注之時,宣布致力降低卡路里和糖的含量、銷售較小分量、更透明地與消費者溝通,避過遭消費者離棄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