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政治豪賭,文翠珊由勝券在握,變成一敗塗地。保守黨痛失國會大多數,與工黨難分高下,弄至懸峙國會的局面。接下來的日子,既要化解政治兩極,還得進行脫歐談判,文翠珊仍否勝任首相,成為選後最大爭議。然而,歷史似乎告誡這位新.鐵娘子:你應該早點歸去。
伯明翰大學高級講師 Laura Beers 曾出版 Your Britain: Media and the Making of the Labour Party 及 Red Ellen: The Life of Ellen Wilkinson, Socialist Feminist, Internationalist. 兩書。她在大選後為 CNN 撰文分析,指保守黨若成功爭取擁有 10 席、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支持,在數字上或可控制大局,但從政治邏輯和歷史先例來看,文翠珊理應及早下台,辭任首相之職。
Beers 指出,若翻看歷史,從二十世紀初,選民七度未能讓單一政黨取得國會大多數,過去六次分別在 1910 年 1 月和 12 月、1923 年 12 月、1929 年的 5 月、1974 年 2 月及 2010 年 5 月。在這幾次「難分高下」的大選中,她認為以 1923 年那一次,從發展到結果,都與當前局面如出一轍,值得文翠珊及保守黨人引以為鑑。
事情要先由 1922 年 11 月說起,由 Andrew Bonar-Law 領導的保守黨形勢大好,在選舉力壓形勢不妙的工黨,以及嚴重分裂的自民黨,取得國會絕對大多數,但他執政 7 個月就因病辭職,由財相 Stanley Baldwin 取而代之。豈料 Baldwin 成為首相數月後,就宣布要在 1923 年底提前大選,為該黨狠摔一跤埋下伏線。
正如文翠珊 4 月時盤算的那樣,想借保守黨勢好之時,借選舉證明民心所向,掃除阻力推行硬脫歐,Baldwin 當年也想乘該黨呼聲甚高,以提早大選爭取民意授權,對進口貨物實施保護性關稅,可惜二人同樣賭輸了。實施關稅實際上背棄了 75 年來英國自由貿易的承諾,結果在 1923 年底的大選中,保守黨由原本擁有的 344 席,輸至只剩 258 席,失去了執政地位,改由工黨上台。
不過,這次大選為兩黨都帶來沉重教訓,他們發現由一個少數派的工黨執政,實際上能力有限,國內政策幾乎無法推行。時任工黨黨魁 Ramsay MacDonald 心知,長此下去甚為不妙,遂宣布在 1924 年 10 月舉行新一場大選,以圖取得民意授權,籌組真正的社會主義政府,可惜該黨徹底敗給保守黨,政權再次出現更替。
Beers 認為,1923 年那場提前大選,只是讓工黨組成政府,卻未取得權力,而這正是保守黨當下的處境。但兩者尚有一項重大差異,那就是保守黨黨魁應否下台這件事。她指出,Baldwin 提前大選,令保守黨被掃出唐寧街 10 號,但亦令全黨上下就保護主義團結一致,為他們提供清晰平台繼續前進。Baldwin 留在黨內領導層,帶領該黨以團結姿態,最終在 1924 年重新取得勝利。
然而,文翠珊領導下的保守黨,在選前已就硬脫歐還是軟脫歐一事四分五裂,而在大選過後,情況仍然沒變。她亦不像 Baldwin 那樣受到後座議員歡迎,對黨更沒有一個統合的願景,帶領黨員向前邁進。Beers 相信,無論文翠珊選擇慷慨就義、瀟灑下台,抑或在首相之位苟延殘喘,直至政府抵不住分歧而倒台,她都不再適合領導大眾。
保守黨高層似乎與 Beers 持相近意見,他們先以黨魁之位相逼,趕走文翠珊兩名副手,甚至有傳黨內多人密謀,待半年後大局稍定,就進行對她進行逼宮,換人執掌該黨及內閣。文翠珊能否保住帥印,坐上脫歐談判桌,現在看來怕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