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雅虎的迥異命運

A+A-
美國雅虎近日被電訊商 Verizon 以 45 億美元收購。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雅虎一度是搜尋器代名詞,但長年經營失利,近日終於步入歷史舞台,由無線電訊商 Verizon 收購,Yahoo 之名不再,變成 Altaba--從昔日網絡界巨頭淪落到依附阿里巴巴股份為生;另一邊廂,日本雅虎(Yahoo Japan)經年業績平穩,國內影響力盛,「母公司」反過來需要仰賴其授權費牟利。為何一虎經營生風,一虎則慘落平陽?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杉本貴司比較美日雅虎營運策略的分歧,指出有三大因素導致迥異命運。

1995 年,雅虎仍是科網新創企業,規模僅得五、六人,不意獲軟銀集團(Softbank)社長孫正義賞識注資 200 萬美元,翌年成立日本雅虎,此後雅虎品牌發展迅速,一度雄霸全球搜尋器四成市佔率。2000 年,美國雅虎市值高達 1,250 億美元,今日出售價卻淪至 45 億美元,沒落之遽虧蝕之大,杉本貴司歸因於公司三大誤判:

1. 搜尋演算技術落後:在搜尋器開發方面,孫正義與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意見分歧,後者認為網站好壞需由網民判斷,毋須自主研發,專注「低端技術」即可,面對 1998 年 Google 急速崛起仍不改外判方針,結果市佔率被逐步蠶蝕,2000 年引入 Google 的搜尋技術,2002 年有機會收購 Google 時又猶豫不決,最終計劃告吹。

2. 未能擴大服務範疇:2000 年左右,雅虎曾與網絡拍賣巨擘 eBay 簽署合併備忘錄,然而交易最終觸礁,錯失擴大線上拍賣市場的機會;2006 年,雅虎意圖收購 Facebook,最後並不成事;待至 2013 年收購 Tumblr 急忙拓展社交網絡版圖,亦已無力回天,業務虧損反而拖累盈利,則是又一失策。

3. 錯過手機流動時代:自 Apple 推出 iPhone,掀起智能手機風潮,網絡界便進入流動時代,偏偏美國雅虎一味專注電腦網絡業務,未能跟上流動網絡,結果各方面廣告收入均大幅滑落。2012 年從 Google 挖角 Marissa Mayer 出任 CEO,試圖培植手機及影片廣告市場,並收購多間企業以改善流動網絡服務,最後無功而還。

日本雅虎如何擺脫美版命運?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反之,日本雅虎則汲取了美版教訓,把握拓展機會。例如,當 eBay 與日本電氣(NEC)合作進駐,日本雅虎為保拍賣市場市佔率,明令「eBay 撤出日本之前,免除雅虎拍賣一概手續費」。兩年之後,eBay 撤退。此後日本雅虎又持續為拍賣業務引進多元化服務,例如金融、訂房、電子書等,擴大盈利來源。

流動網絡轉型方面,日本雅虎亦曾一度落後,引起公司內部員工不滿,孫正義為此辭退元老級社長井上雅博,提拔時年 44 歲的宮坂學繼任,著手開發智能手機業務,帶領公司回復增長。以僵化官僚著稱的日本大企業,經營手法竟然比美國同儕更靈活,成功地避過後者的殞落命運。美國雅虎在技術研發、社交媒體及流動網絡方面滯後,慘遭淘汰,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終結,舊日子再多的資源,也會有透支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