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就透露你的性格

A+A-

不同性格的人,說話的用字會有所不同?平時我們說「注意你的用字」,也許真的有其道理,因為說話隨時透露的你的真實性格。英國心理學家 Christian Jarrett 日前在 BBC Future 專欄,簡述了不同性格的人,在用語上會有何差異。

外向者比內向者健談不足為奇,不過原來他們的說話習慣也因性別而異。Jarrett 指,女性外向者,傾向在團體中聊天,而男性內向者花更多時間在內心和自己對談。除了說話方式,不同性格者,用字也見微知著。

現代心理學以「五大性格特質」評量人格,分別是:「經驗開放」(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Agreeableness)、「神經質/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Jarrett 引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傳播科學學者 Camiel Beukeboom 曾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邀請了 40 名志願者,讓他們觀察不同社交情景的照片,並描述照片的情景。結果顯示,外向者的語言傾向抽象,內向者則傾向具體描述,例如:

  • 外向者會說:「這篇文章很棒。」
  • 內向者會說:「這篇文章資料很豐富。」

其他研究則顯示,內向者比外向者使用較多冠詞(articles),來指定描述的對象和事件,同時使用更多可量化的詞語,例如指明數量。另外,他們又多用似是而非的字詞,例如「可能」、「或者」。

  • 外向者會說:「我們吃點東西吧。」
  • 內向者會說:「我們或許可以吃個三文治。」

Jarrett 解釋,這些差異其實相當合理。因大多數性格外向的人生活爭分奪秒,又比內向者更多喝酒、冒險等等,當他們張開嘴巴,就已經準備好為接下來的說話承擔風險,因此沒有需要像內向者一樣小心翼翼地使用保險的語言,或追求言辭宛轉和具體。

除了口語,外向者與內向者在書寫的用字也有差異。多倫多大學 Jacob Hirsh 與 Jordan Peterson 的研究中,他們請同學寫出過往的經驗與未來的目標。研究發現,評為較外向的受驗者,傾向使用與「關係」有關的用字,皆因外向者大多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

用字習慣的差異不僅分內向和外向,其他性格特質也各有特色。性格特質屬開放型的,會傾向使用與感官有關的字詞;神經質的人傾向使用表現出焦慮情緒的字詞;盡責型的人則傾向提及成就及工作相關的詞語。例如:

  • 神經質者會說:「我感到非常悲傷。」
  • 經驗開放者會說:「你只是需要一個聽你傾訴的人罷。」
  • 盡責者會說說:「我們可以解決它的。」

另有研究發現,外向型往往傾向提及積極的情緒和社交情境,而神經質性格得分較高的人則使用更多第一人稱單數代詞,如「我」(I 、Me)。因後者可以讓情緒動蕩的人更加自由地表達意思。

  • 外向者會說:「我們很開心!」
  • 神經質者會說:「我很開心。」

說起「我」,個別政治人物還會以自己的名字或第三人稱代替第一人稱「我」,英語稱之為「illeism」,遠的例子有美國總統杜林普和前民主黨初選參選人桑德斯,近的便有香港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分析認為,這是政治人物自信的表現。

一語一字見微知著,惟改變用字不代表改變了性格,政壇上或可一時三刻暪天過海,但人際關係日久也會見人心。想改善人際關係,要先了解自己性格優缺點,取長補短,方可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