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離開地球的最後一班電車

A+A-

對於可以睡到 8、9 點才起床的旅客來說,日本繁忙時間的擠迫電車未必是切膚的體驗。即使黃昏時段嘗過下班時間的滋味,但下班時間因人而異,其擠迫程度遠遠未及 7am – 9am 的上班時間(女性專用車廂大多是這段時間生效)。清晨的東京都月台,JR 尤其埼京線、總武線等,總有一種沉重的氣氛。彷彿這班是離開地球的最後一班電車,能否搭上接下來的電車,是性命尤關的大問題。

國土交通省公布了 2016 年國內鐵路擠迫率(混雜率)的數據,對比歷年的數字來看,擠迫程度似乎是減輕了。今年頭三甲的分別是東京地下鐵東西線(199%),JR 總武線(198%),小田急小田原線(192%)。回顧一下 1986 年的頭三位,分別是國鐵(民營化前的 JR)常磐線快速(271%),總武線快速(262%),中央線快速(260%)。

對於擠迫率沒有概念的朋友,可以參考國土交通省給的指引,200% 大概是「乘客間互相感受到強烈的壓迫感,但勉強可以伸手出來看書看電話」的程度,而 250% 大概是「身體只能跟隨列車晃動,無法轉身、無法伸手」的狀態。而戰後昭和國鐵時代,擠迫率還曾經超越 300%,但那種已經是把人迫出車外的程度。以現今的安全基準來說,是完全不合格的,絕對沒可能再出現。

擠迫率下降,當然與這 30 年間多條鐵道落成,疏導了乘搭量脫不了關係。而擠迫率的計算方法其實也頗粗疏,統計並非交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而是由該鐵道公司自行計算,再將數據上交政府,計算方法也不過是依靠職員目視。

去年上任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曾經提出「滿員電車歸零」的政綱,今年實行的「時差 Biz」提倡上下班分流,例如部分公司 7 點上班、3 時下班之類,錯開繁忙時間,成效仍是未知數。所以有說擠迫率下降背後,另有政治經濟目的,讓數字更加漂亮,讓上面大人物的面色好看點。

或者迫多了,大家都開始習慣「通勤地獄」。金鐘站月台再多人,眼見上不了車,香港人便會自覺等下一班。即使再迫,都維持在「肢體碰觸」的程度。7:30am 的埼京線「屎忽貼棍」,完全是用身體 360 度感受他人體溫的密閉空間。無法想像?差不多就是金鐘站的地鐵裡,當你覺得擠得無法再擠的時候,再多進 20 人的程度。誇張?我也希望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