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風光的聖彼得堡,埋下無數枉死亡魂。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俄羅斯 20 世紀最偉大詩人之一的 Anna Akhmatova,曾如此形容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聖彼得堡:「(這裡)特別適合災難。」Akhmatova 並非幸災樂禍,回溯歷史,聖彼得堡自 1703 年成立以來的 300 年間飽歷天災人禍,戰爭、革命持續發生,死於非命的亡魂不計其數,可謂世上數一數二多災多難的悲慘都會。

要塞的代價:血肉

不論從甚麼層面看,聖彼得堡都是一座吹著腥風、灑著血雨的傷痕城市。聖彼得堡之所以得其命名,乃是從城市第一座建築,彼得保羅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而來。而聖彼得堡築成,不但是彼得大帝豐功偉業的最佳實證,更象徵著大帝亟欲西化俄國的鐵膽決心。

17 世紀末,彼德大帝低調出遊歐洲各國首都,在到訪荷蘭親身了解造船技術過後,萌生出興建海港首都的念頭。他認為,相比起四面陸地的莫斯科,當時的俄國更需要一個像阿姆斯特丹的海港,一方面推進俄國海事發展以對抗鄰近的鄂圖曼帝國,另一方面作為重要口岸,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彼得大帝於 1703 年選址涅瓦河河口,下令在此興建聖彼得堡,讓她成為像俄國詩人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所說的「面向歐洲的窗口」(”window to Europe”)

然而,在彼得大帝的高壓統治底下,聖彼得堡初建的過程中,近 3 萬人因瘧疾、壞血病、痢疾等疾病,以及狼群的侵襲而喪生;大量原居莫斯科的富裕貴族也在王命底下必須移居聖彼得堡,如有反對隨時會喪失封號。

1753 年的涅瓦河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天災人禍,處處亡魂

本來,位於涅瓦河(Neva River)河口的聖彼得堡已因地理劣勢易受洪水侵擾,在 19 世紀至 20 世紀期間多次的水災造成無數生靈塗炭,最大型的水災發生於 1824 年,當時整個城市被洪水淹沒,600 多人浸死。然而,聖彼得堡人民的悲慘命運不只出於天災。編寫專書研究聖彼得堡歷史的史學家 Jonathan Miles 指出,除了天災,聖彼得堡建成以來,城市盡是死於人禍的怨魂。

在戰爭不斷的 20 世紀,聖彼得堡內死傷慘重。在 1920 年代初期,列寧決定遷都,將權力重心搬回莫斯科,於是,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當時易名)在糧食短缺、內戰不斷的情況下,人口由原來的 250 萬大幅下跌到 74 萬人。

1924 年,彼得格勒因列寧之死換名為列寧格勒,但再度易名的聖彼得堡亦逃不了多災多難的厄運。二戰期間,希特拉看準聖彼得堡之於俄國的戰略價值,發動長達 900 日、史上最血腥的其中一場戰役 —— 列寧格勒圍城戰。超過 140 萬名軍民於是次圍城中因饑餓等喪生,大道上屍骸遍佈,城內出現不少為食相殘的事件,甚至發生人食人慘劇。

相片攝於 1942 年,3 個男人準備埋葬列寧格勒圍城戰死亡的人民。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聖彼得堡軍民能堅持 900 日不降不屈的抵抗,固然受俄國人歌頌,但蘇聯的獨裁領袖如史太林等,都矛盾地害怕這種不撓精神。領導人不但曾下令關閉紀念列寧格勒的博物館,在二戰後更加強打壓聖彼得堡的反抗份子,在政經層面削弱聖彼得堡的力量。直到現在,即使聖彼得堡是普京的童年故鄉,它同是克里姆林宮處處戒備之地,因為聖彼得堡人仍存著對抗威權統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