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丁格箱子裡的貓,在蓋子被打開之前仍處於量子疊加狀態,未知道是死還是生。在築地搬遷之前,豐洲應該都處於可用與不可用之間?聽築地說要搬說了好幾年,但一直只聞樓梯響。當初都以為是最後一個機會去築地,大家趨之若騖,蜂擁而至,豈料一直都沒搬成。豐洲問題多多,築地再發展政策波折不斷。是去還是留、甚麼時候搬,蓋子看怕還未打得開。
築地因為其殘舊與衛生情況,搬遷的議題早在千禧年前已經被談論,而落實豐洲為新址則是 2000 年代的事情。豐洲的所在地本來是能源公司東京天然氣的貯藏設施,東京天然氣很早已向都政府提及土地污染的問題,但當時政府認為只要把土掘出來,淨化後再填回去就好了。10 年過去,政府發現原來土地淨化是不可能的任務,豐洲泥土裡的有害物質超過標準 100 倍,根本沒有辦法將之降到合格水準以下。然而,淨化是跟都議會承諾過的搬遷條件,現在騎虎難下,該怎樣辦呢?

雖然當下的兩難局面不可以全怪責現任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但現行決策上她也免不了負上一定的責任。在今年 3 月的記者會上,小池說豐洲土地不能無毒化,但聲稱在地面上加層混凝土,就對健康沒影響了,反正拿的水也是經水管,平常也不會接觸到泥土。筆者不其然想起香港鉛水事件 —— 公屋水管被發現含鉛量超標,某高官說市民不用擔心,喝幾口鉛水死不了,拉勻一生的時間看,那一點點的鉛不成問題。
另外,除了豐洲建設外,築地再開發等等的工程方針亦不甚明朗。小池指豐洲市場的轉移已是既定事項,而搬遷的 5 年後,築地市場原址亦會進行再開發。但在 8 月 10 日的記者例會中,記者問她關於「豐洲轉移・築地再開發方針」的最終決策為何沒有任何記錄,小池竟回答:「因為是由我決定政策,所以沒有文書記錄。」包括 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政策在內,小池許下的各種承諾都是以連任為前提。她真的可以在兩次任期內解決嗎?還是在解決前先過勞死呢?
關於小池百合子的都知事任期,還有豐洲築地的遷移及再開發,恐怕箱子在短時期內都不會打開。在壽司店門外排隊的你要多等一下,距離築地的黎明還有一段時間,新鮮無毒的魚生仍處於量子疊加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