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駝的前世今生

A+A-

有一種動物頸長長,毛茸茸,嘴嚼嚼,相貌別有趣味 —— 牠們正是風靡網絡的「大羊駝」(Llamas)。大羊駝原產地並非亞洲,多偏佈歐美各地,廣受人類歡迎。然而,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大羊駝經歷風風雨雨,曾在印加帝國和西班牙征服史上留下重要足跡,甚至一度瀕臨絕種,直到近幾十年,大羊駝才再次得到全球的目光。

大羊駝大歷史

歷史學家  撰文指出,大羊駝的祖先源於北美大平原,最早於 5,000 萬年前已見其蹤影,其後當連接北美南美的陸地浮面,牠們便在 300 萬年前遷徙到南美州。生物學家相信,大羊駝為原駝(guanacos)的遠親,在野外生活一段長時間後,終在公元前 4,500 年左右被人類馴服。作為家畜,人類視大羊駝相當於馬牛羊等動物,並利用牠們作運輸工具,割取毛皮作衣服,宰殺之後取其肉食。

從公元前的納斯卡、莫切,到瓦里和奇穆等秘魯古文明,大羊駝都佔這些文化帝國社經重要一席,但要數勞役大羊駝最厲害的,必是 11 世紀至 16 世紀的印加帝國。印加人不但視大羊駝為搬運工具,每年更會向神獻祭上千隻大羊駝。如此大規模的「奉獻」,的確會大幅減少大羊駝數目,但印加人有獨特的牲畜管理手法:不殺雌性大羊駝、隔離染病大羊駝、每到 11 月就做一次「大羊駝普查」,確保有足夠的大羊駝供應。

然而,當西班牙於 16 世紀征服印加帝國,印加人對大羊駝管理的謹慎很快失傳,大羊駝遂遇全滅危機。西班牙人過量宰殺大羊駝作肉食,又將外來病毒傳染大羊駝,結果,在征服成功後的 100 年,大羊駝數量急遽下跌 80 – 90%。Cowie 形容,牠們可謂首波「全球化」 ——「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東西半球突破性交流 —— 的受害者。

厄瓜多爾的大羊駝牧人。 圖片來源:VINCENT, Frank.(1895), Around and about South America, New York, D. Appleton & company/The British Library

脫離厄運的大羊駝

幸好,大羊駝數量其後逐漸回升,開始跨越南美,亦隨歐洲航海的發展到抵歐洲大陸。1773 至 1778 年期間,法國有獸醫學院馴養大羊駝;1805 年,大羊駝首次於英國倫敦展出;1829 年,倫敦動物園養有兩隻大羊駝,據報一隻溫馴,另一隻則沉鬱且喜歡向遊人吐口水。

雖然大羊駝逐漸脫離苦役,但在現代仍是身負重責的家畜。在秘魯及玻利維亞鄉郊,大羊駝或助人們負擔重物,或有神聖意涵,甚至當上旅遊大使,被視作旅遊景點之一。在馬丘比丘,遊客可跟大羊駝合照。玻利維亞更在 2014 年遊說聯合國,想訂 2016 年為世界大羊駝年,以記念其經濟文化貢獻。

在南美之外的地方,大羊駝時有擔當羊群的守衛,保護羊隻免受狼狐侵襲。另外,在美國俄勒岡州,有組織會帶大羊駝當「動物醫生」,經常探訪醫院、學校和老人中心,帶人歡樂,慰藉病人的心靈。

大羊駝歷經幾千年的風雨,曾因全球化而臨近絕種。倖存世上的大羊駝,遇到新一波網絡的全球化,頓時成為受世界愛戴的動物,可謂擺脫了厄運,踏入另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