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品牌的容量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富裕大媽湧去法國搜羅名牌,LV 和愛瑪士成為暴發中國女人的至愛。

中國消費者崇洋媚外不是甚麼新聞,西洋品牌來到中國價格可以翻十倍八倍,因為西洋企業通過品牌,壟斷了令中國人跪拜獻金的定價權。

曾聘用何韻詩為代言的法國 Lancôme 面霜,入口價每 50 克為 23 元人民幣,即使加上五成各項稅收,可增納的稅也不足 12 元,但在中國 50 克一瓶的 Lancôme 可以賣到超過 600 元。

法國的品牌為何昂貴?因為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

Jane Birkin 登上 1972 年 7 月號的比利時雜誌 De Post 封面。 圖片來源:stekelbes/Flickr

Hermès 手袋有一個系列以英國歌星、定居法國的 Jane Birkin(圖右)為名。

有一次愛瑪士總裁在飛機巧遇這位女歌手,閒聊之下,Jane 說她要巡迴世界各地匯演登台,其時剛生了一個嬰兒,希望有一個方便放置嬰兒尿片和奶粉的袋子,以便將來帶幼女出街時可以一包全部放在一起。

愛瑪士總裁一口答應,促成了 Jane Birkin 袋系列。因為有容乃大,不只放奶粉尿片,還可以放文件,令歐美的行政女性當做了公事包使用。

Hermès 還有一個系列叫 Kelly。當年女明嘉麗絲姬莉(Grace Patricia Kelly)下嫁摩納哥國王,懷孕出席公開活動,被美國生活雜誌拍到張以愛瑪士皮包遮住微突腹部的照片。

因為八卦,惹起猜測這位王妃是否有喜,進而令皮包聲名鵲起。經過王妃同意,1955 年這款皮包改名為 Kelly,不論剪裁縫合,全部手工完成,需花費三日,在皮包內側標示工匠代碼,以後送收保養,同一個皮包匠師服務,還為顧客縫上英文名。

法國名牌在中國有人冒仿,但法國人做得到的故事,冒仿的人做不到。名牌背後蘊含的是人情味、友誼、善良,以及一份海納百川的容量。

這一切,如果品牌沒有這種底蘊,不僅製造的產品級數無法向上攀升,人心也會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