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隆尼亞:由爭取自治變要求獨立之路

A+A-
「Catalonia is not Spain」。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從加泰隆尼亞宣佈 10 月 1 日舉行獨立公投,馬德里政府連番出手打壓整頓,除了收回財政權,又搜查首長辦公室,拘捕多名組織公投的官員,充公選票,誓阻獨立公投舉行;另一邊廂加泰隆尼亞卻堅持公投勢在必行,究竟如此強烈的獨立情緒從何而來?其實,加泰隆尼亞爭取獨立已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還大有歷史理據。

加泰隆尼亞原是伊比利亞半島 —— 即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 中的獨立地區,有獨立的語言、文化、習俗和政治、司法體制,11 世紀已創立議會制度的雛形,制衡地主權力。1283 年成立加泰隆尼亞議會平衡皇室、軍隊、教會、貴族的權力和利益;1359 年更形成自治政府的雛型。她正式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是在 1714 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大敗後的事,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登基,廢除加泰隆尼亞的憲章和自治權,禁止加泰隆尼亞語為官方語言。加泰隆尼亞之路從此更弦易轍。

歷史學者 Simon Harris 書作 Catalonia Is Not Spain 就詳細記述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的恩怨。加泰隆尼亞被西班牙收歸後,自 19 世紀起進入工業革命,不論經濟還是教育程度,都逐漸拋離西班牙其他仍死守農業的地區。日益拉闊的差距,使愈來愈多加泰隆尼亞人意識到他們需要比馬德里政府更先進更現代的政治架構。加上期間一度經歷加泰隆尼亞語言及文化復興(Renaixença),喚起民族認同意識。西班牙第一共和國被顛覆後,加泰隆尼亞主義興起,政客開始提倡「加泰隆尼亞優先」,可惜命途多舛,1914 年建立的實驗性加泰隆尼亞聯邦,1925 年便被西班牙獨裁者廢除;1933 年重建自治政府,1939 年被戰勝西班牙內戰的佛朗哥再次取消自治,兼且禁用加泰隆尼亞語言。文化飽受壓迫,民眾有被殺戮亦有流離失所,至 1978 年加泰隆尼亞才得以再度重建自治政府,多年在兩地政府角力下,加泰隆尼亞的自治情緒始終不曾熄滅,而且愈演愈烈。

圖片來源:路透社

加泰隆尼亞走到今日一直都是西班牙的經濟重鎮,從過去的工業和商品貿易到現代的金融、服務業及高科技企業,她都穩坐國內最富有地區之位。當地人佔西班牙總人口 16%,GDP 卻是全國 20%,比首都馬德里還要高。自從西班牙加入歐盟,加上 2008 年金融風暴,經濟軟弱,財政緊縮措施和重稅導致民不聊生,而且中央政府對自治政府多番刁難,都令加泰隆尼亞人對中央政府的厭惡變本加厲,由追求自治,改為爭取獨立,希望掙脫中央政府的制肘與拖累,創建屬於加泰隆尼亞自己的新經濟及政治模式。

獨立運動一旦開始便不曾停歇,加泰隆尼亞詩人 Joan Maragall 1898 年的詩作「給西班牙的頌歌」中的副歌「再見,西班牙」(Adéu, Espanya)成為加泰隆尼亞人爭取獨立的口號。自 2006 年起加泰隆尼亞多次發起公投,最初只是尋求地方自治權力擴張,後來中央政府加強集權,從教育課程著手打擊加泰隆尼亞文化,根據西班牙前教育部長 José Ignacio Wert 原話,目標是「令加泰隆尼亞兒童西班牙化」,連帶經濟等多方因素,最終釀成加泰隆尼亞之路運動。2014 年當地舉行獨立公投,41% 人享應,80% 人支持脫離西班牙。

「再見,西班牙。」 圖片來源:Merche Pérez/Flickr

本非同根生,歷史、政治與文化底蘊的差異令加泰隆尼亞人自覺非西班牙一分子。22 歲的 Marc Becat 說:「我想要一個公平的國家,而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讓我們離開西班牙。西班牙從政治層面到思想,對我來說都太保守了。」62 歲的 Roser Brustenga 聲言,加泰隆尼亞會捍衛西班牙政府致力打壓的語言和文化:「大部分與加泰隆尼亞有淵源的家庭,都不曾認同自己的西班牙人身份。」

西班牙中央政府不惜一切阻止獨立公投舉行,但前因早種,加泰隆尼亞人渴望獨立之心不變。不論 10 月 1 日加泰隆尼亞公投順利與否,一味壓制、只會對子民予取予求的中央政府,終究不會是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