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主義培養的囤物癖,到抬頭多年的斷捨離、極簡主義,以簡為主的日式生活態度尚未退潮,又有瑞典文化 Döstädning(瑞典語,又稱 Death Cleaning)來襲。Döstädning 主張老人在人生大限前自行收拾家當,免得死後遺物要勞煩家人善後。瑞典 80 歲老婦 Margareta Magnusson 說:「有些人遲遲無法接受自己終有一死,這類人死後 9 成會留下爛攤子給家人。我的話,這些年已經 Death Clean 很多次了。」
醫生之女、曾為時裝及廣告設計師的 Margareta Magnusson 是 Death Cleaning 的忠實信徒。她的新書 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建議人們可在 50 多歲起開始整理家當,去蕪存菁;並詳述如何在死前解決家中積累多年的所有物。Magnusson 本身熱愛收集旅遊紀念品,曾遷居 17 次,因此對於整理家當特別在行,尤其在母親、奶奶和丈夫相繼過世後,她獨自搬入小公寓居住,進一步訓練執屋技巧,例如放棄傢具前她會先自製剪紙模型留念,又會電腦掃瞄舊相再分好類留給子女收藏。
就如日本的收納達人近藤麻理惠推崇分類收納,Magnusson 也建議老人可分類逐步斷捨離,例如,先處理情感依戀程度較低的衣物類,書信和相片等可流傳後代的物件則放到最後才處理。接收對象依次是親朋、拍賣行和慈善機構。另外,送禮時比起購買新品,她會選擇送出家中珍藏如陶瓷、書籍等,既可減少所有物,而且更有意義,亦較環保。她又特意整理一箱只對自己意義重大的物品,生前可時時拿出來懷緬,死後又方便家人直接丟棄,乾脆俐落。
Magnusson 認為,Death Cleaning 做得好,可幫助下一代從喪親之痛中盡快恢復過來,子女不用為如何處理父親的陳年老剪報、母親的洋娃娃收藏等雜七雜八而左右為難,同時長者亦可在過程中提高本身的生活質素。在奧克蘭從事專業執屋服務的 Alisa Herreira-Hayman 深有同感:「Death Cleaning 有時可以是逝者讓生者丟棄遺物,重新上路的許可。我常常跟我父母說,如果現在不做,就只能留待陰陽相隔才來做了。」
- Margareta Magnusson 談 death cleaning。
瑞典駐美國大使 Karin Olofsdotter 的 80 多歲父母同樣有參與這股文化熱潮:「他們和朋友都在 Death Cleaning,簡直快成為生物機制的一部分。」這大概與瑞典的個人主義不無關係,社會風氣鼓勵獨立自主,不少長者不單獨居,而且生活自給自足,生前不依賴家庭,死後也不留身外物勞煩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