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也愛糖?

A+A-

癌與糖之間在長久以來關係都「似有還無」,曾有說法是糖可以供給癌細胞營養,斷糖可以餓死癌細胞,科學家旋即指出斷糖不是可行方法,亦未有研究證實戒糖與減少癌細胞之間有必然關係。然而,經過 9 年的研究,比利時分子生物學家終發現糖確實能刺激腫瘤生長:原來糖不是「餵飽」癌細胞,而是影響它的代謝作用(Metabolic effect)。

該論文主要作者,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教授 Johan Thevelein 在新聞稿中寫道:「我們的研究,發現了癌細胞會極度活躍地攝取糖份,形成持續刺激癌細胞成長和擴散的惡性循環。」研究結果 10 月中剛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這有助解決困擾腫瘤學家幾十年的難題。

人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都需要葡萄糖,正常細胞透過呼吸作用作葡萄糖代謝。至於癌細胞代謝作用就是將大部分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所以葡萄糖攝取量則遠高於健康細胞,現象稱為「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觀察與癌細胞有同樣酵解過程的酵母細胞(Yeast Cell),並特別研究當中的 Ras 基因家族(Ras gene family)—— 即存在於所有動物細胞(包括人類癌細胞)中的一系列基因 —— 發現原來過多葡萄糖湧進酵母細胞,會導致 Ras 蛋白過度激活,並使細胞生長速度加快,即是這種糖酵解過程確實會刺激腫瘤生長。

以往科學界一直假設瓦氏效應與癌症的快速增長有關,但直到現時仍難以確定瓦氏效應是否就是致癌主因。這次的研究踏出了關鍵一步,顯示出癌細胞的增生與糖的攝取有直接關係:攝取愈多糖,癌細胞增生得愈快。

透過認識糖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有助於長遠進行研究。當更了解糖與癌症之間的代謝機制,往後的癌症治療就可以利用標靶治療以切斷糖對癌細胞的供應,同時又保持正常細胞的吸收,而發現也更有助腫瘤學家日後為癌症患者設計新的飲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