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EQ 外還有 CQ?即是甚麼 Q?

A+A-

IQ 和 EQ 聽得多,原來還有所謂「CQ」,別看小 CQ,這個 Q 對於你的事業成就舉足輕重。社會科學家 David Livermore,在其著書 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Difference 中寫道:「最強預測成功的指標不是你的智商,也不是你的履歷,甚至不是你的專業知識,而是你的 CQ。」

CQ,即文化智能(Cultural Intelligence),量度的是「在各種文化背景下有效運作的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學教授 Soon Ang 對 CQ 就有極深的體會。在 90 年代後期,她正忙於更新新加坡的電腦系統,以解決「千年蟲問題」 ,避免軟件因踏入千禧年大規模故障。Ang 組織了一個國際程式員小組來解決問題,當中成員都是頂尖的技術員,他們都獨當一面,但團隊合作並不順暢。成員於任務方案上可以達成共識,執行起來時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社會科學家 David Livermore 所著 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Difference 一書封面。

Ang 後來發現,這不是專業能力或工作熱誠的問題,而是各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突然要無間合作才出事。文化差異妨礙了溝通和理解。這次經驗啟發 Ang 與組織管理心理學家 P. Christopher Earley 合作研究文化差異對工作的影響,構建 CQ 的綜合理論。

Ang 等學者提出量度 CQ 可以看四項準則。第一個是「CQ 驅動力」(CQ Drive),即了解其他文化的動機。第二是「CQ 知識」(CQ Knowledge),即你有多了解可能面對的一般文化差異。第三是「CQ 戰略」(CQ Strategy),檢視你如何理解這些困難,並從中學習;「CQ 行動」(CQ Action)就是你能否在行為中適應差異。

研究顯示,具有較高 CQ 的人如要在外國生活,會更容易適應新環境。而 CQ 亦可以客觀地預測工作表現,如國際銷售業績談判技巧和整體領導能力。2011 年的一項研究測量了在瑞士軍校學習的 126 名軍官的智商(IQ)、情緒商數(EQ)和 CQ,他們正接受有關支援聯合國任務的訓練。儘管以上三項情報都有助於反映學員的整體表現,但 CQ 卻是在三者中最好的預測指標:於國際任務的表現, CQ 能預測約 25% 的差異,但相比之下,IQ 只能預測約 9.5% 的差異, EQ 則為 3.5%。

這項評估啟發了許多公司考慮測試員工的 CQ,看看能否加強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例如星巴克、彭博社和密芝根大學等機構便有利用密芝根州「文化智能中心」的服務,中心提供跨文化評估和一系列的課程。擔任中心總監的 David Livermore 稱:「CQ 是可以學習的。」最明顯的例子是,在海外環境居住得愈久,一個人的 CQ 知識也會因應增加。中心的課程就是要縮短這過程,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差異,開放思維,調整行為模式。據中心介紹,接受過培訓的銀行家學員,移居到中東和亞洲,他們在短短 3 個月內就能完全適應新生活,比沒有進行培訓員工節省了 3 分之 2 的時間。

可是,並非每個人得到指點便能化解迷津,也不是每個人在國外生活得愈久,CQ 的經驗便必然愈豐富。關鍵在於個人的心態。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心理學家 Melody Chao,從教育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的理論得到啟發,借用其「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的觀察 —— 有些人認為成功是天注定;有些人則相信成功是來自成長,並視失敗為成長的機會;假若有人認為自己的文化屬性已固定,那麼他們在與外國人互動時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焦慮、混亂和困難,卻不會思考可能的適應方式。簡言之,就是固步自封。

例如許多華人走到多倫多、溫哥華,便喜愛自成一角;即使長居當地,對他國文化的了解仍少得可憐。化解之道,固然是增廣見聞,擴闊胸襟,不要像中國古人般以為別國為蠻夷,以為本國文化至高無上,更不要在外國生活仍對當地文化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