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被地球重力束縛靈魂的人類

A+A-

百年後的建築會是甚麼模樣?今天的大廈都扎根在大地上,未來某一天科技進步,會不會擺脫重力,能夠在半空懸浮?上星期,姉咲巧(姉咲たくみ)的「反重力建築展」就展出他以此為題的畫作,筆者參觀之際,也與他談了一會。

重力有甚麼喻意?為何思考百年後的建築,會得出「反重力」這個答案呢?姉咲說,設想百年後的世界裡,地面已經不再住人,有可能因為災難污染等原因,不得不搬到浮空都市。構想總是先於技術,他說以保護環境為由,將居住地與資源生產地分隔,不是也有可能嗎?當然這是藝術創作,以想像的部分為主。但反過來說,正因為是想像,才應該嘗試打破舊有的建築規律。

筆者想起香港小說家西西的著名小說 「浮城誌異」,配上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畫作,篇幅短小卻成為經典的香港後殖民寓言。故事中浮沈於半空、無根無故的城市,一直被視為香港殖民地主重臨界點中,歷史與身分認同虛白的投射。與姉咲訪談間,發現他想像中擺脫了重力、自由自在的城市,竟跨越 30 年,與西西的浮城相遇。

西西的浮城充滿無奈,飄盪在散亂的時空中,扣不住歷史、扣不住自我。然而姉咲的反重力建築卻是自由的,正因為不受束縛,才能往無垠的天空飛翔。無根的反重力都市,國境都變得虛無意義,以土地為疆界的國家權力將必重構。在歷史與國土的視點下,「重力」霎時間獲得豐富的政治意義。舊有的政治與社會經濟模式在百年後想必變得面目全非,屆時反重力的都市失去國土疆界,會是無政府社會主義的烏托邦嗎?

這個問題在展覽最後一幅畫中或者有答案:兩個浮空的都市互相攻擊,炮火貫穿建築的外壁,碎片飄散半空。在姉咲的筆下,人類即使擺脫了重力,仍然無法擺脫戰爭。如果重力是現有社會政治制度的比喻,縱使進入下一個政治紀元,也不會迎來美好的新世界。

「被地球重力束縛靈魂的人類」其實是機動戰士高達中,馬沙的名台詞。馬沙暗諷腐敗的舊人類不思進取,只管執著既有的制度與思想,永遠無法進入宇宙的世紀。真正的「反重力」或者與「新人類」一樣,永遠都是無法觸及的烏托邦而已。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