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強國崛起的歷史循環

A+A-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917 年,列寧布爾什維克革命成功,攻陷冬宮,成立蘇聯埃共產政權。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朝野看不通蘇聯這個新興的共產國家。海軍大臣邱吉爾第一個將列寧的 10 月革命定性為瘟疫,而不是共產主義的理想。

當時英國首相萊佐治(David Lloyd George)對於邱吉爾不斷游說攻列寧蘇維埃政權甚感不滿。他指摘邱吉爾的反共是一種執著,敦促邱吉爾:「你的執著影響了你理性平衡的判斷,你應該放下包袱(You should throw off this obsession which , if you will forgive me for saying so , is upsetting your balance)。」

邱吉爾堅持己見,指列寧的共產政權必定擴張,有如一頭狒狒的毛爪到處伸擴(Like the hairy paw of the baboon)。

但萊佐治卻接受現實,認定不論是否喜歡蘇聯,俄羅斯帝國已經滅亡了,新興的蘇維埃是一個事實,英國和西方必須與列寧蘇維埃打交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萊佐治與蘇聯簽署貿易協定,這是英國和西方第一次正式承認蘇聯的現實。萊佐治的務實主義由工黨第一次上台執政的首相麥當奴(Ramsay MacDonald)繼承。其時保守黨已成反對黨,攻擊麥當奴的工黨政府,淪為布爾什維克披上基督教外衣的英國代理人。

麥當奴在 1924 年與蘇聯正式建立邦交。5 年之後,保守黨上台,又短暫切斷與蘇聯的外交關係。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當然對蘇聯懷有敵意,直到民主黨的羅斯福當政之後,才正式在外交上承認蘇聯。

納粹德國崛起,西方看希特拉在不安與包容之間猶豫,列寧的蘇聯崛起,英國和歐洲同樣矛盾。

一百年之後輪到另一強國。你看周圍,特別是西方的輿論,不論是政客的視野局限,還是人性心理和理性務實,歷史是重複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