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大師的諜戰終曲

A+A-

本月 19 日是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John le Carré)86 歲生日,而他又寫了一部新作品:A legacy of Spies

題目聽起來很像是系列作品的 Finale,主角依然是一位故人,George Smiley 手下的第二號人物 Peter Guillam,如今已是垂垂老矣,猝不及防被迫解開塵封往事。

今天還寫冷戰間諜故事,會不會太 Out?時隔三十多年那已經是另一個世界,柏林牆倒下的一刻有如天翻地覆,東西方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好像突然瓦解,金錢變成全人類的共通語言,沒有人再相信正邪不兩立,而「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理論更是甚囂塵上:沒有誰比誰更好,沒有更合理的生活,更值得堅持的文化,或者值得追隨的理想,只有一場古羅馬 Orgy 一般的金錢盛宴。

反而冷戰的時候,似乎更加秩序儼然,至少大家知道自由為何物,對於生活有所盼望,對於正邪善惡的區分還沒有那麼凌亂,許多人最終在 Checkpoint Charlie 倒下,明知粉身碎骨也值得一拼。也有少數人因為厭惡西方自由主義的墮落,而轉覓新的精神家園,像劍橋頭號間諜 Kim Philby。

勒卡雷的作品最迷人之處,就是筆下的冰冷決絕,絕無一絲拖泥帶水的「人情味」,間諜互相握手,好像是醫生在幫病人摸骨。殘忍一點來說,冷戰的存在,至少能讓人知道該珍惜和維護甚麼價值,而不是天真地以為好日子是理所當然,唾手可得。

1959 年柏林牆還未築起的時候,是冷戰最嚴酷的階段,雙方的反間計層出不窮,有時為了保護臥底不惜犧牲自己人。今天很多西方讀者回過頭來看冷戰,大概會覺得很噁心,不免從勒卡雷的小說裡讀出批判,覺得他是在控訴諜戰的冷酷無情,泯滅人性,「我們跟敵人較量,怎麼也可以跟敵人一樣沒人性呢?」所謂自由民主的西方,竟也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和極權的東方沒有本質區別:甚麼刺殺甘迺迪、越戰、五月暴動、水門事件,各種黑材料,黑檔案抖出來也都見不得人,不比俄國人高尚。

我覺得老先生可沒有這麼大義凜然,甚至還在新作裡流露出一點鄙夷:今天連情報官員也沒有一點令人畏懼的氣質,也和許多大機構高層一樣養尊處優,肚滿腸肥,還顧得上消遣娛樂,吸一口毒好快活 —— 當然,這會不會是他惡意誇張不得而知。他可能覺得現在的人過分正義,滿口仁義道德,沒點見識,暴君史太林便嘲笑過人性的偽善:「數十萬人報銷只不過是統計數字,但車禍死了一個人全民都哭哭啼啼(Half a million liquidated is a statistic, and one man killed in a traffic accident is a national tragedy)。」

他鄙夷的是不願面對現實,不願付出代價的人:如果選擇了齷齪的勾當,就要承受相應的代價,不要婆婆媽媽控訴老天對你不公,當了間諜的人,不要自以為是聖人或者烈士,你無非是憤世嫉俗,追求刺激的投機分子而已。在他筆下,合格勝任的情報員都寡言罕語,過著苦行僧般自閉孤寂的生活,經常獨居斗室,早已放棄了安享尊榮的一絲念頭,完成任務後像舊檔案般被束之高閣。但似乎只有這種陰暗絕情的環境,才能凸顯平常生活的可貴:譬如在海邊散步,在公園餵鴨子,在草地上野餐的樂趣而已,不要講甚麼人人平等、團結互助、「人人理想可達到」的偉大口號。這些平淡無奇的生活樂趣,已經值得奮鬥和捍衛了 —— 勒卡雷畢竟是個英國人。

間諜的遺產是甚麼呢?在「柏林諜影(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裡老總傳授如何與敵人周旋:「永遠不要傾囊相授,務必使對方花精力去獲取。用細節去迷惑對方,故意遺漏內容。表現要暴躁、執拗、難搞,不能夠在意識型態上讓步,敵人是不會相信的。敵人想要的是和他們收買回來的人作交易,要的是反對派的牴觸,而不是半吊子的叛徒(Don’t give it to them all at once, make them work for it. Confuse them with detail, leave things out, go back on your tracks. Be testy, be cussed, be difficult. Drink like a fish; don’t give way on the ideology, they won’t trust that. They want to deal with a man they’ve bought; they want the clash of opposites, Alec, not some half-cock convert)。」

對付敵人,只能用他的那一套,不要妄想可以用光明磊落戰勝敵人。有人或許會反問:那我們豈不變得和敵人一樣卑鄙無恥了嗎?可是我們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可以繼續在海邊散步,在公園餵鴨子而已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