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話到口邊,溜不出來?

A+A-

「那個人,他的演技真差。他叫……叫甚麼……」雖然很清楚自己在想甚麼,但當下無論如何苦思,也記不起那個忽然消失的字詞,像瀕臨噴嚏邊緣的語言版;放下幾個小時後,才忽然浮現於腦海。但你大可放心,這並非腦退化症等疾病病徵,實屬正常。不分年齡文化語言,幾乎人人都經歷過這種話到嘴邊的狀態(Tip of the tongue)。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教授 Lise Abrams 及研究人員經過研究,甚至發現,即使手語使用者中,亦會出現這種情況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對使用頻率較低的字詞,如「算盤」、「迴文」等,更易忘記。然而,相比少用的字詞,另有一種詞類更易令人「欲言又止」—— 專有名詞。雖然 Abrams 教授指,箇中原因尚未明確,不過她提出其中一個可能性:專有名詞具特定指向對象,以名字為例,它們特指其人,不如普通名詞般承載著語意信息,聯繫提示因而減少。如「股神巴菲特」,「股神」不限於「巴菲特」,但「巴菲特」只有一個。

或許,可藉想起以下描述的人物名字、物件名稱,驗證自己更易想起哪項:

一、美國烹飪比賽節目上,一名經常大聲喝斥參賽者的大廚;

二、用來計算數式,附有數字與加減乘除按鈕的儀器。

令你較大機會想起的可能是二、「計數機」。因為每部計數機均有同樣特徵,讓你在嘗試說出這個詞的時候,能得到更多提示。相反,要想起「Gordon Ramsay」,則只能從「Gordon Ramsay」一人身上取得提示。

可惜,當說話於嘴邊欲言又止之時,能促使記憶恢復的方法並不多。幸好現代人發明了偉大的網絡搜尋系統。忘記歌手名字?把他的歌曲名稱等關聯詞輸入,搜尋器便能為你喚起忘卻的記憶。當然,這只屬取巧方法。若一時忘記的,是身邊的朋友、同事,除非他是名人,否則搜尋大法亦鞭長莫及。

遭遇這種情況時,我們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不過,更頻繁地使用某些單詞或名字,可能會降低大腦在你試圖說出字詞之際一片空白的概率。因此,加州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語言學與認知科學教授 Deborah Burke 的研究表明,字詞的運用次數愈多,愈能降低忘記的可能性

以後,如果談起你認識但想不起名字的人,不妨在記起的時候大聲說出他的名字,以防出現將來見面,卻陷入連別人姓甚名誰也忘記的尷尬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