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醫療保健的傳統「漏洞」

A+A-
醫療保健為何總是不包含牙科保健?

除了整容和墮胎,香港人敢於返大陸「求診」的一大原因,都離不開「睇牙」。價錢問題,在香港跑一趟牙科診所,收費並不便宜,同時不是每一家公司提供的醫療福利都包括牙科服務,可以 Claim 錢。牙科保健跟涵蓋各種手術、住院和專科診症費用的醫療保健,一般都需要分開投保。再昂貴的醫療保健都不包括牙齒,是世界性的慣例,同時也是醫療界的問題。

美國自由撰稿人 Nicole Spector 最近就質疑美國的醫療保健計劃為何總是不包含牙科保健?類似問題亦發生在眼科,不過,即使驗眼、矯視這些項目不在醫療保健範圍,當出現嚴重眼疾如青光眼或白內障,並且要找眼科醫生的時候,醫療保健還是能涵蓋的。結果,只有牙科保健,從頭到尾都不被大大小小的醫療保健計劃考慮。

在 19 世紀之前,理髮店就是牙醫診所。

情況在香港亦大致雷同,一般醫療保健都會明文提示,(因牙科狀況而接受的)牙科治療及口腔外科手術一律不承保,而保險公司會提供牙科保健。醫療保健和牙科保健的分家,關乎到根深蒂固的全球性醫學觀念。譬如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日本電影「奇蹟,降臨的一天(キセキ -あの日のソビト-)」當中,男主角 HIDE 重考多年都考不上一流大學的醫科,其後把心一橫投考牙醫,卻受到身為外科醫生的父親嚴辭苛責,直斥兒子不爭氣,敗壞家門。因為在傳統醫學世家眼中,牙醫和醫生不但是兩個範疇的專業,在過去也曾是階級門第有著雲泥之別的職業。牙科護理一直被正規醫療體制輕視,因為在 19 世紀之前,要「睇牙」並非去醫院或牙科診所,而是去理髮店。你會坐在同一張用來剪頭髮或刮鬍子的椅子上,而且由同一個理髮師負責替你洗牙。這個畫面可能有點難以想像,但從醫學界的歷史來看,牙齒和口腔問題最初確實是無關痛癢,只被視為等同於頭髮和指甲的「身外物」。

醫療保健不包括牙科護理,從最現實的角度出發,亦是考慮到兩者的迫切程度。誠然,會因為牙齒或牙肉出現病痛而導致死亡的例子並不常見。Spector 引述醫療服務顧問 Payer+Provider Syndicate 主席 Adam C. Powell 的觀點:「從本質上,兩者的風險始終是有差別的。如果是心臟病發,你馬上要被送去急症室,但牙科屬於可延期的治療,病人可以等一等,而不幸地,他們經常都要等。雖然情況很大機會因此而惡化,但也不會危及生命。」

牙痛再痛,都痛不死人,既是醫療保健拒之於門外的一大理由,也是牙醫古往今來都被看低一線的原因。不過,牙齒極有可能是人類的「阿基里斯腱」,正所謂病從口入,來自加拿大的牙髓病學者 Gary Glassman 不忘提醒大眾:「口腔的健康問題可以觸發很多疾病,例如腎病、心臟病、糖尿病、HPV 或是癌症等,因此,牙科保健可謂每個人的第一道防線。」

儘管牙齒問題確實甚少嚴重到要入急症室,但牙科專家 Allena Willis Kennerly 認為這想法大錯特錯:「每年有超過 80 萬個送往急症室的患者,其致命原因本身就是來自可預防的牙科問題。」同樣地,Glassman 亦表示:「單是今年,(美國)就有 5 萬人確診口腔癌,並估計當中有 1 萬個患者會死亡。但其實,如果及早發現,便能在癌細胞擴散和轉移之前妥善處理。」

牙科保健承保範圍有限,只提供定期護齒服務。

另一邊廂,除了不被醫療保健涵蓋,牙科保健計劃本身亦存在另一問題,就是承保範圍相當之小。購買相關保健計劃的人都很清楚,牙科保健純粹是「預防勝於治療」,提供定期的護齒服務,卻不是為了治療嚴重牙疾。致力於牙科保健改革的 Michael Tischler 坦言:「雖則不斷強調預防、預防、預防,但它並不會在你遇到嚴重意外時對你有所幫助。牙科保健所涵蓋的是預防性護理,多數不包括成年人的主要牙科治療。這是人們在投保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

Powell 亦解釋,牙科保健承保範圍之所以有限,還是基於一般大眾都不願意單就更全面的牙科服務而增加保費。「如果涵蓋的範圍變大,其保費就會相應提高,而大家就不會有興趣買了。我之所以會買牙科保健,最大原因還是價格相宜,好過需要直接從錢包付費。如果承保範圍增加,它就不可能只是一年 400 美元,可能變成一年 700 美元,然後我就不會買了。」

事實上,儘管牙科保健的收費已經很低 —— 甚至低過做 Netflix 會員,但仍然有很多人嫌貴而提不起興趣。畢竟,人類的痛楚有等級之分,比起牙痛,額外的保費支出更讓普羅大眾覺得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