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分析了不同的肢解方式及類型,這次我們就從文獻記載的肢解案例入手,以了解及討論當中的部分理論及概念。
於本年 8 月下旬在丹麥發現的無頭、無四肢女屍,證實為瑞典女記者瓦爾(Kim Wall),而疑犯為當時瓦爾在採訪的對象,丹麥發明家馬德森(Peter Madsen)。到底只剩下軀幹的屍體能告訴調查人員甚麼資訊呢?
於 1999 年,一個被浴簾包裹著的可疑物品於一個棄置場被發現。執法單位到場後打開發現,裡面只有一個人的軀幹及手臂,而頭及下半身全部消失。無論如何搜索,警方都找不到餘下的肢骸。這些已搜獲的部分送去解剖後,發現頭部被利器從 Hyoid bone 及第三節頸椎(3rd cervical vertebrae)分開。而重點是下半身的部分是被兇手從關節接合處完整分離(Disarticulate)。特別是於髖關節(Acetabulofemoral joint),完全看不到任何切痕。整個屍體除了之前提及位於頸部的痕跡外,再沒有任何被切割的痕跡!
請容許我再強調一次,死後肢解(Postmortem dismemberment)一般的用意都只有一個:用作隱藏屍體,及隱藏犯罪證據。於上述案例此舉可能代表兇徒並不只有一個人,而他們設法要隱藏屍體。而其中的手法更是奇特!正常肢解是利用利器(如:刀、鋸等)於骨頭上動刀,因而留下不同類型的切痕,譬如於前文提及過的試切創傷(False start/Hesitation marks)。懂得運用關節令其脫離繼而順利做到肢解效果的,所選用的工具相對地少,一般多以手術刀(Scalpels)為主。法醫人類學家在收到骸骨後要拆骨的其中一個步驟,就屬於這一種。
專家亦嘗試以科技技術 SEM-EDX 及用矽於切口製成了一個模,去了解到底是哪一種利器造成頸部的切痕。前者的科技技術幾乎等於放大了切口的切割痕跡,而後者就能夠讓研究員觀察及量度切口的深度、長度。
總括以上所有分析,調查單位有理由相信,兇徒有一定的解剖學及人體結構知識。而於除了醫學生、醫科專業人士外,調查人員也會把動物屠夫列入疑犯職業的考慮範圍。這項分析對推斷犯案者的犯案手法(Modus operandi)非常有用!
回到瓦爾的案件,就在本週初(10月30日,星期一)馬德森承認是他肢解瓦爾的。他強調瓦爾的死確實是個意外,可是專家鑑定後卻沒有發現瓦爾頭上有任何撞擊或鈍器創傷(Blunt force trauma),亦沒有任何骨折(Fractures)的裂痕。加上,瓦爾的生殖器附近共發現了 14 處刀傷,另有 1 處位於心口。經過調查後,有理由認為馬德森於年輕時亦曾肢解一名日本女子,並將她的頭丟到與發現瓦爾頭顱的同一位置。
到底,兩者是否有關聯?馬德森到現在都沒有就這兩件事回應。丹麥警方以謀殺罪名起訴馬德森,而馬德森亦自願被扣留至11 月 15 號候審。希望瓦爾一案可以快些水落石出!
參考資料
- BBC News. 2017, October 07. Journalist Kim Wall’s head found in sea near Copenhagen.
- Kennedy, M. 2017, October 30. Police: Danish Inventor Admits to Dismembering Journalist Kim Wall, NPR.
- O’Neill, M. 2017, October 13. Did Kim Wall’s accused murderer first kill at 15? News.com.au.
- Porta, D. et al. 2015. Dismemberment and disarticulation: A forensic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 38(2016)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