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腔式的 RIP、「深切哀悼」、「禱告」到底有何用?

A+A-
RIP.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官員在面對慘劇或災難發生時,面對傳媒,多會表示「深切哀悼」或是「難過」;香港網民最多只會寫 3 個英文字母:「RIP」;而美國官員的慣用語則是「Thoughts and Prayers(惦記與禱告)」,即會與受害者或是死者家屬同在,以暫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但這些陳腔濫調不能阻止悲劇再次發生,對於受難者來說,此等說了沒說的說話,到底有何用處?

美國剛發生歷來最血腥教堂槍擊,總統杜林普和一眾共和黨人均說「惦記與禱告」,更指問題不是「槍管」。拉斯維加斯早前發生美國歷來最嚴重大型槍擊案,真‧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內華達州參議員以及國會山莊成員在 Twitter 上的發文指他們的「惦記與禱告」會與受害者同在。康涅狄格州參議員 Chris Murphy 對這種言論深惡痛絕,因 2012 年發生於 Murphy 所屬州份的桑迪胡克槍擊案導致 20 名小學生死亡,但多年過去,Thoughts and Prayers 毫無幫助,悲劇依舊發生。

Murphy 在 Twitter 中寫下「致同事的話」:「懦弱的行為是惦記與禱告所不能粉飾的。除非我們做一些事以阻止(槍擊)事件再次發生,否則這些事情都不會結束。」相比之下,在挪威,政治元首在 2011 年夏令營發生的大型槍擊案後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精神上的參與,他們更會凝聚社會和作出共同行動。

禱告的是人在震驚時的補白

禱告。 圖片來源:路透社

事實上,不論有沒有信仰,在悲劇中,禱告是直接反應。The Psychology of Prayer : A Scientific Approach  一書中,其中一位作者兼印第安納大學南岸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South Bend)教授 Kevin Ladd 表示,人在經歷了沉重的衝擊後,言語反應會有所限制,「最直接表達對悲劇的感覺多是單音節的感嘆詞,因當下我們仍然不確定要說甚麼,以讓我們形容所發生的事,我們就用約定俗成的做法。禱告填補這些不能準確表達的空白,並創造了這種最普遍的言語。」

祈禱本是對悲劇的自然反應,關於 911 事件後 的禱告行為或參加正式宗教聚會的追蹤研究中,分析發現相關行為與更正面的情緒狀態有關:受害人參加宗教群組聚會或相關活動,會較少出現新增的心理疾病狀況和較少為悲劇所困擾,這可能是 Thoughts and prayers 會持續存在的原因。

與其代禱,不如想辦法解決更好

然而,不少研究結果卻指出接受代禱的受害人缺乏明顯的改善。為了別人的利益而禱告,但代禱者往往與接受代禱的人沒有明確的聯繫,或根本素未謀面。大量研究調查了代禱的功效,結果都令人失望。一項對 1,800 多名心血管病患者進行長達 10 年的研究,在實驗中,觀察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情況,接受代禱的患者與其他患者併發症率幾乎相同。在醫學期刊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中發表的整合分析,亦發現這個主題的 14 個不同研究均證明「代禱沒有明顯的效果。」當然代禱屬於形而上的事情,是否有效,難以用研究去證實。

Murphy 提出 Thoughts and prayers 的問題,核心關注點當然不在於解決健康問題,而是希望官方以實際的政策及解決方案來代替禱告。近年一再發生的槍擊事件,表明了槍械政策並沒有跟上禱告內容。而香港倫常慘劇一再發生、70 多名青年自殺,除了指責議員態度「激動」外,還有甚麼可行方案?當罕見病患患者得到香港政府體恤,一般的家庭和青年等問題,是否只能「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