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事幾番新,但比特幣一年以內便翻了 10 倍。除了那些忘記自己曾買過比特幣的人,買過比特幣的,有多少人能一揸到尾?沒有買的看得心裡酸滋滋,仍在風險和回報中掙扎?比特幣到底是泡沫還是可靠投資?
2013 年經濟學家 Robert Shiller ,因研究資產價格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如果按 Shiller 的定義:「泡沫是一種社會傳染病,價格上升令投資者更熱烈購買,從而令價格再上漲,價格上漲再吸引投資者買入,形成循環。其間,人會羨慕他人在投資中獲利,然後後悔沒有參與。」當中有「故事」合理化價格上漲,但最終價格過高而泡沫爆破。Shiller 早前在外媒 Quartz 的訪問中直言比特幣是現時最佳的泡沫例子。在 Shiller 看來,比特幣背後的理念正正為人提供「賦權感」,這些人認為自己了解大局,眾人皆醉他獨醒,他們可以投機獲利,因了解大局而致富。
比特幣的美麗「故事」包括:比特幣的開採最終會達到上限約 2100 萬枚,沒有中央能增發貨幣,不像傳統貨幣般會面對通脹問題;比特幣的區域鏈技術則讓交易成本大減,因不需經過中央媒介便能轉移比特幣。而近月交投大增,價格節節上升,更讓這「故事」更具說服力。
貨幣之所以成為「貨幣」,因貨幣具備 3 個功能:交易媒介、儲存價值、記賬單位。從這 3 個功能中,又能引伸出第 4 項功能 —— 作為延期支付的標準。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James Mackintosh 認為比特幣是比想像中差的「交易媒介」,因比特幣交易需依賴「礦工」利用強勁電腦運算和分配區塊鏈(儲存交易歷史的過程),「礦工」則得到小量比特幣報酬,這交易費用並不低。
另外,比特幣吊詭之處是,比特幣市價屢創新高,人人都期望明日的價值會比今日的高,那麼便沒有人願意用比特幣來支付今日的商品或服務價格,因為這是蝕大本的做法,貨幣便沒有了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
而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則讓其難以實現「儲存價值」,因為沒有人知道明日比特幣會否大崩盤。而且,要妥善儲存虛擬貨幣,需要良好的網絡和電腦保安,避免遭人盜取或遺失 。澳洲一名男子近日便聲稱原本擁有過千枚比特幣,市值達 1.56 億港元,但因儲存在一個中國製的廉價 USB 內,而全部遺失了。
那麼比特幣到底是買好還是賣好?對於手上持有比特幣的人,有一項短期利好消息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將引入比特幣衍生品,讓人可打賭未來比特幣的價值,預期這將會在聖誕節前讓避險資金流入市場。
此外,有觀點則把比特幣的現時約 1,700 億美元的市值,和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的科技股崩潰前的 2.9 萬億美元市價相比,預期比特幣還有上升空間。香港交通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則把比特幣的價值與金價的歷史價格比較,表示當年黃金也在 1970 年代起市場化,黃金牛市持續了逾 10 年才泡沫爆破,而比特幣的歷史走勢與金價的歷史走勢相似,交通銀行估計比特幣或升至 3 或 4 萬美元以上才算有泡沫。
比特幣讓人望幣興歎,正是 Shiller 所說的「羨慕他人在投資中獲利,然後後悔沒有參與」,他們錯失了生命中難得一次輕鬆發達的機會,最初 1 萬個比特幣只能兌換兩個披薩,誰想到今日一個比特幣市值升至逾萬美元。相信「故事」的人認為自己是在「投資」 ;希望今日買比特幣而短時間內能翻幾番的則叫作「投機」;不清楚比幣優劣而先下一注的,則是「賭博」。
買了比特幣的人希望「故事」能成真,看淡的人則期望比特幣能早日崩盤。然而,音樂終有一日會停下,只看誰在山頂接了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