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民族服、宗教服與軍服

A+A-

臨近年底,又是聖誕派對高峰期。過去幾年在聯歡會上扮過殭屍、寵物小精靈、周星馳電影角色,今年別開生面,有人提議抽籤穿民族服。波衫不計。據聞我運氣比較差,抽到下下籤,「西藏」或「荷蘭」。暫不討論抽籤結果有西藏這個選項會否代表某種政治取向,坦白說,「西藏」和「荷蘭」都相對冷門,不是腦海叮一聲有畫面那種。荷蘭的民族服,我確實只聯想到把自己打扮成紙包蛋糕的男人。至於西藏,其實讓我皺眉想了許久。朋友大感詫異,因為我今年整個 8 月都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城市遊走,從拉薩、林芝、納木錯到珠峰大本營,派對之上,我絕對是最近期到訪過西藏的人。

「應該不難啦,不可能沒買幾件當地的衣服披肩帽子回來吧。」他們如是說。但其實,是沒有的。我明白對方指的是喇嘛服裝,在拉薩街頭確實隨隨便便都會見到販賣這些喇嘛僧袍、僧帽以及衫褲鞋襪的手信專門店。雖則留個紀念而已,但首先,喇嘛服裝並非民族服,而是宗教服。沒那種宗教信仰,或有其他宗教信仰,其實都很難將它們穿上身而自覺恰當。嚴格來說,根本亦不能夠這樣穿戴,就像跆拳道、空手道或柔道的道袍,穿得上身,就代表擁有某種資格。喇嘛指的是長老、高僧,不是每個剃光頭的藏僧都能被尊稱為喇嘛,而那頂黃色高帽也不是人人能戴。除非拍戲,或者你是不識大體的遊客。

西藏的民族服,實情應是以黑色為基調那種。不過,西藏約略又分前藏、後藏,不同藏族的貧富落差頗大,衣著打扮顯然亦有不同。大抵一般香港人都無法清楚形容西藏的民族服是甚麼樣子,連去過西藏的我都不太有把握。我想,也不可能一件民族服就能代表整個民族甚至國家。不會全美國都覺得西部牛仔的打扮很親切,而去到日本的外島沖繩,你應該穿的亦不是和服,而是琉服。民族服裝本身就是因應近半世紀旅遊文化興起才出現,一個簡化而籠統的衣著概念,連帶著濃厚的商業考量。有趣又諷刺的是,不但另一個民族的人把它穿上身,從來無傷大雅,它甚至本身就是為了被自身民族以外的外地人和遊客穿著而出現的。

同時,對某些民族和國家的認知,也完全影響了一個人會否熟悉和願意穿上其民族服。譬如日本和服,香港女士何只願意,簡直瘋狂迷戀,並可能有種一輩子必須穿一次的覺悟。其他諸如王家衛風味的中式旗袍、「還珠格格」的豔麗宮廷服、「大長今」的韓服、凡爾賽洋裝、哥德蘿莉塔甚至美國西部牛仔打扮,不少人眼中,在聖誕節、哈佬喂或嘉年華,視乎場合當是 Cosplay 都屬可以一穿的範圍。然而,越式旗袍、泰服、台灣原住民服裝,雖有獨特設計,但顯然不是每個到訪當地的香港旅客都想試穿,或願意穿上。他們會猶豫一下,至少不如在京都穿和服那麼理所當然。說穿了,如何看待一件民族服,本身就包含著對民族的親疏高下之別。有時,某些說話很輕易就說出口,譬如,覺得有點怪,不是太好看,沒有很喜歡……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包含了對種族的階級偏見而不自知。

出席重要場合或傳統節日,公認為最隆重的打扮從來不是那些花車巡遊常見的繽紛民族服,那些傳統老派的男人,總會不作二選穿著他們的軍服。就木之日,軍服亦將陪伴他們走上最後一程。民族服為外人、別人而盛行,軍服正好相反,別的國家不能穿,別人也不能穿,而軍服上的一切禮飾都是回憶,是一件獨一無二,只屬於一個人的民族服。

「老炮兒」劇照。

腦海中難有民族服的畫面,卻出現了「老炮兒」的六爺馮小剛。退伍廢老,下戰書單挑成批而上的黑幫土豪,一葦渡江,只憑一個人、一把刀、一件塵封多年的軍服,已嚇得帥氣的吳亦凡在河的對岸腳震。

問題是香港沒有軍隊,又沒有民族服。以命相搏之時穿甚麼好呢?難怪 90 年代出來混的古惑仔多數都是穿黑色打底背心。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專欄作家、文藝雜誌主編。旅居台北多年,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等。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集「紙烏鴉」、「獅人鳳」。

http://www.facebook.com/a38red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