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普在本周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啟動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的計劃,一舉推翻美國幾十年來的外交政策。事件在國際社會引起極大爭議,但亦令人思考更加基本的問題 —— 各國的首都城市代表甚麼?一個國家定都之時,又有甚麼準則?英國廣播公司歸納出以下 4 點,解構部分國家定都的源由及用意。
1. 控制的手段、統一的象徵
首都的英文「capital」源自拉丁文的「capitalis」,有「~的頭腦」(of the head)之意。首都作為領土的「頭腦」,既與國家連在一起,亦是政府所在之地,以及大多皇室的定居之所。首都需要受到保護,並能夠施加控制及宣示統一,因此很多首都也是位處國家的中央,令其看來具代表性及易於到訪。
譬如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就幾乎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正中間;在 1991 年成為尼日利亞法定首都的阿布賈(Abuja),亦被建成一個全新的地理中心城市,藉以表達這個被宗教及地理界線分割的國家得到統一;據建築師 Oscar Niemeyer 形容,巴西在 1961 年將首都從擁擠的里約熱內盧改為內陸的巴西利亞,也是為了建立一個全新首都「來把發展帶到巴西內部」。
2. 政治妥協
美國在 1790 年就是基於政治妥協定都。開國元勳 Alexander Hamilton 與北方州份想要聯邦政府承擔州份債務,並與定都南方的 Thomas Jefferson 及 James Madison 達成協議,在北方聯邦合眾國與南方美利堅聯盟國分界的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由喬治華盛頓選址建立首都,也就是今天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
另有不少遊客也曾聽聞,澳洲之所以定都內陸城市坎培拉,乃是該國兩大城市悉尼與墨爾本之間的妥協。但有部分歷史學家反駁,這個說法並非完全正確,他們指悉尼和墨爾本落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兩地的夏季太過炎熱,不及坎培拉般清涼。專家之一 David Headon 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所有政客都認為,白人只有活在寒冷氣候,方能真正興旺起來及領導他人。」
3. 複雜的歷史背景
柏林圍牆在 1989 年倒下,兩德統一以後,問題亦隨之而來:首都應在柏林抑或波恩?因為在冷戰時期,兩地分別為東西德的首都,所以當德國重新統一,首都便要二擇其一。於是在 1991 年 6 月 20 日,德國聯邦議院進行投票,柏林取得 337 票,以 17 票之差勝過波恩,獲選為德國首都。
南非現時則有「首都有三」的難題,開普敦、比勒陀利亞及布隆方丹(Bloemfontein)這 3 座城市,正分掌國家的立法、行政及司法,而憲法法庭就位於約翰內斯堡。這個局面可追溯至 1910 年,4 個英國殖民地統一,成立了南非聯邦,但未能就定都何地達成協議。到了 1994 年,種族隔離制度告終,曾出現爭取建立新首都的運動,但始終未有成事。
4. 強人們的率性而為
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Astana)位處荒涼草原,常受強風吹拂,舊名 Akmola 便有「白色墳墓」之意。雖然當地已被設定成一個未來城市,聳立多座造型獨特的巨型建築物,包括由 Norman Foster 設計、擁有玻璃金字塔外貌的和平和諧宮(Palace of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但居住人口遠低於當局預期,該市被視為彰顯獨裁總統 Nursultan Nazarbayev 野心的圖騰。
2005 年緬甸在偏僻的內比都(Nay Pyi Taw )建都,在該國實現民主過渡之前,作為軍政府一座遙遠的避難所。內比都的面積極大,相等於英國首都倫敦的 4 倍,市內設施完善,大馬路、動物園甚至高爾夫球場都有,唯一少的就是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