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爆詩集」:被禁聲的時代,廣島詩人的吶喊

A+A-

把爸爸還給我
把媽媽還給我……
把和我彼此牽絆 緊緊相繫的生命還給我
把人類的、只要人類存在於世 就不該破壞的和平
把和平還給我!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此段歇斯底里猶如吶喊的詩文,自 1963 年被刻成詩碑屹立於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它的作者、親身經歷原爆的廣島詩人峠三吉,60 多年前在時任美國總統威脅或會在韓戰再次使用核武的時代背景中,寫出反戰反核武的「原爆詩集」,輾轉東京多個出版社請求發表不果後,終於在 1951 年於廣島自費出版,並遞交東柏林舉行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參賽,將核災慘況公諸天下。在現今全球籠罩於核武陰霾之際,和平獎得主 ican 促各國棄核下,這本「原爆詩集」首次被翻譯成華文出版

峠三吉。 圖片來源:tss_mintere/Twitter

峠三吉是個病弱又感性的文人,生於大阪,後來才全家移居廣島。13 歲開始寫詩,18 歲確診肺結核,病情時好時壞,不時發燒咯血,28 歲時原子彈便墜落廣島。其時他家就在爆炸中心 3 公里外,大難不死,見盡被原爆燒焦的死屍和街道,從此受原爆症和巨大心理陰影日夜折磨,像「原爆詩集」中重現慘劇的「八月六日」詩文所寫:「你怎能忘得了那閃光……你如何忘得了那死寂。」

廣島戰後「空白的十年」:在靜寂中發聲

此後峠三吉成為廣島的文化運動旗手,積極參與各種青年活動、和平活動、反核運動。戰後日本迅速被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接管,關於原爆及其影響的報道被完全抹殺,盟軍發出媒體禁令粉飾太平,宣傳「No more Hiroshima」、「為了重建和平城市,廣島市民正在努力」等口號,這段時間媒體對核災的沉默被稱為「空白的十年」。而期間補上這個空白的,是廣傳原爆實況的畫家和詩人,包括峠三吉。他對於當時無人正視核災之過滿腔憤怒,「原爆詩集」中的詩篇中也是他在療養所得知韓戰可能再現廣島核爆時怒氣沖沖寫成,記錄原爆後他在街上尋找家人途中所見慘狀。除了多方奔走才成功在日本面世的「原爆詩集」外,在夾縫中出版的還有峠三吉主導發行的詩刊「我們的詩」、「反戰詩歌人集團」發行的「反戰詩歌集」,及其編集的兒童詩集「從原子雲下」等,都凝聚了他的文化抗戰力量。

原爆後市民行經頹垣一片的紅十字醫院。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成為日本共產黨員

在盟軍管治期間,像峠三吉一般的時代異類只會舉步維艱,實際上「原爆詩集」後記亦有記錄他當時的處境:「我這樣的文學活動,已經造成我個人在生存上毫無立足之地,有形無形的壓迫與日俱增,而且愈來愈嚴重。」

另一方面,日本共產黨中國地方委員會一直走在反美反核倡和平的最前線,而且敢於向廣大市民公開譴責投擲核彈行為,乃難以饒恕的罪行。峠三吉 1949 年亦在其日本共產黨員朋友引薦下加入日本共產黨。成為共產黨員使他的詩業發生變化,可謂他千方百計出版「原爆詩集」的主要動力之一。此後,峠三吉似乎更懂得利用文學影響公眾,他曾應黨要求,寫出「無題之詩」刊於「反戰詩歌集」第二集,廣傳全日本中國地方,號召群眾支持提倡禁核的八六大會。

「原爆詩集」在國際舞台引起巨響後,峠三吉的野心更盛,希望寫出更有說服力的作品,為此他決定進行摘除肺葉手術根治咯血之症,以健康之身繼續寫作,只是人算不如天算,1953 年他死在手術台上,終年僅 36 歲。「原爆詩集」始終是他遺世最有影響力的力作。

「除了死,難道沒有別的活路嗎?」

2013 年紀念日當晚在廣島舉行的水燈會。 圖片來源:GetHiroshima.com/Flickr

三十萬燈火全數熄滅
你如何忘得了那死寂
在闃無人聲的寧靜之中
再也回不了家的妻兒
泛白的眼窩
剜去我們的心魂
傾注最後的遺願
你如何能忘掉  ——節錄自「八月六日」

今年剛好是峠三吉 100 年誕辰,昔日廣島與長崎核爆的惡果早以不同形式展現世人眼前,刻著「請安息吧,戰爭錯誤不再重演」的慰靈碑仍在廣島提醒著前人的錯誤。今日核武危機升級又升級,但若然你讀過峠三吉的原爆文學,又如何能忘掉他們「剜去心魂傾注最後的遺願」?

書籍簡介

經典反戰詩集首度在華文世界出版
原爆,意指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被投下原子彈。當時,峠三吉與其他市民一同成為受災者,相較於日後備受原爆症摧殘,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能當下死去反而是種解脫。

更多資料: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3079?loc=P_011_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