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被:熱銷的簡單、溫暖與柔情

A+A-
圖片來源:Jean-Daniel Echenard/Flickr

在歐洲中世紀時,平民以乾草作床墊,席地而睡,沒有床但處處都是床。略為富裕的人,或在這些乾草中,混進鴨鵝毛絨,令這張床墊更軟更溫暖。

17 世紀英國外交官 Sir Paul Rycaut 於 1689 年出使漢堡,某晚睡覺時,見被內夾心層甚為特別,拆開細查,得知夾心層有鴨絨(eiderdown),後來就收集鴨絨回國,自製鴨絨被。估計這張鴨絨被,與今時今日常見的羽絨被(duvet)外觀相若,因當時 Rycaut 教朋友製被時,已講明要將夾心層縫作窗格狀,每格夾層內要注滿絨毛,否則不暖。今時今日的羽絨被,依然是以針線縫成一格格。

不過,在 17 世紀,鴨鵝羽絨得來不易,製作一張被所用的羽絨分量,簡直千金難買,不知要搜集多久才夠用。故此,羽絨被的雛形,在英國雖早已有,但大眾國民直到 1970 年代,才能輕易買得到。

在英國人尚未有羽絨被可用時,在寒冬中睡覺,就要蓋毛毯(blanket),一張不夠暖就蓋兩張,兩張不夠就蓋四張。到明晨起床,就要費一番功夫,摺好一張張毛毯。

70 年代之後,羽絨被在英國漸漸普遍,如今世界各地無人不識,許多人家裡也有。為何英國人當時不蓋毛毯改蓋羽絨被呢?此可謂英國商人 Sir Terence Conran 之功。

在 50 年代時,Conran 風流倜儻,於瑞典旅遊時結識一名少女,彼此在床上談情。Conran 發覺少女只蓋一張被,沒有層層毛毯,被看似鴨絨被,問少女這張被是甚麼,少女回答說:「Slumberdown」,意即睡覺用的絨毛。Conran 回國做生意,成立家庭用品公司 Habitat,當時正流行嬉皮士之風,故 Conran 推銷羽絨被時,就以遊歷瑞典的甜蜜回憶作宣傳口號,謂:「與瑞典美人共寑(Sleep with a Swede)」,廣告口號中的「Swede」與口語辭「Sweetie(可愛可親的人)」音近,而此「瑞典美人」就是羽絨被了。

當年嬉皮士要打破俗世社會種種束縛,所以廣告口號不諱男女色事,但羽絨被大賣的原因,或許是源於另一句口號:「收拾床鋪,十秒辦妥!( ‘Ten-second bed’)」十秒是誇大語,不過收拾一張羽絨被,必然比收拾層層毛毯快得多。據聞初時英國人雖有羽絨被可買,卻不敢將自己的毛毯換成羽絨被,而是先買一張被給年幼子女,試看如何。所以羽絨被對 70 年代出生的英國人來講,是彼此的童年回憶。

有人喜歡羽絨被,蓋一張被就夠暖,睡得舒舒服服,不必費心思將逐層逐層毯蓋在身上。亦有人不喜歡羽絨被,嫌這種被只有一層羽絨,只有一種溫暖感,太粗疏,有時候蓋被過熱,沒有被蓋又過冷。而層層毛毯,厚薄不同,各種層次自有各種溫暖感,睡前細心調節,就不怕睡到半夜熱醒。英國人如是,瑞典人亦如是,而那位少女所蓋的「Slumberdown」,在當年瑞典也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

參考資料

Worsley, Lucy, If walls could talk: An intimate history of the home. Faber & Fa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