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專訪】Jennifer Doudna:基因編輯如何改寫歷史

A+A-

「CRISPR」靈感取自細菌的抗病毒機制:當細菌碰上病毒 DNA,便會製造出與病毒基因相應的 RNA,並與蛋白質(Cas9)粘合,繼而分工:RNA 負責導航找尋相應病毒,蛋白質負責切除病毒基因鏈,從而消滅病毒。CRISPR 比細菌則更進一步:剪裁之後補貼健康基因。
雖說 CRISPR 並非「發明」,而是「發現」出來,但該項應用技術無疑劃時代創新,甚至超前科學。人類約有二萬至二萬五千組基因,「人類基因百科全書計劃」(ENCODE)現已辨識八成基因行為,其餘存疑。通過 CRISPR「微調」基因,便能得悉特定基因的表現及行為。向來科學造就科技,現在由科技推進科學,不僅是基因解碼工程的突破,更標誌科學界的巨變。
另一重大意義在於醫療突破。除了從根本改變醫療方向外,CRISPR「Cut and Paste」操作簡易,成本低廉,有助普及治療。哈佛基因學家 George Church 表示,成立一間 CRISPR 實驗室只需二千美元,而實驗成本甚至低至一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