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按鈕」的起源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新一年,沒有帶來新氣象,2017 年的美朝緊張局勢,並無因為新年而轉好,而是動蕩持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年演講中宣稱其桌上有一「核武按鈕」後,美國總統杜林普隨即在 Twitter 回話,指自己的按鈕更大,而且操作正常。除了北韓高官,外界無法了解金正恩這番話是真是假,但可肯定,杜林普一定沒有所謂「核武按鈕」。究竟「核武按鈕」本是甚麼?為何它不存在,人們仍在日常話語中提及它?

外界皆知,美國根本沒有「核武按鈕(nuclear button)」。實際上,如果美國總統要發動核武,即要打開名為「核足球(nuclear football)」的手提公事包。這個公事包重 45 磅(約 20 公斤),由總統身旁的軍事助手攜帶,如影隨形的跟著總統。當總統打開公事包,他不會看見傳說中的「按鈕」,裡面只有使用核武的「說明書」、一份核武可描準地點的清單、無線電收發機以及機密代碼驗證器。總統只有提供代碼,證實身份,與美國五角大樓的國家軍事指揮中心構通才能下令發動核武攻擊。

「核武按鈕」?原來沒有,從來都沒有。 圖片來源:路透社

既然「核武按鈕」沒有存在過,那為何今人經常提及「核武按鈕」?此詞從何而來?又如何走進日常話語之中?關於「核武按鈕」一詞起源,各家眾說紛紜。

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William Safire 認為,所謂「核武按鈕」的傳說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在美國的轟炸機上都有一個「緊急按鈕」,當轟炸機損毀過於嚴重,機師即可按下此按鈕,警覺其他飛行員盡快跳機,避過一劫。由此,美國開始有「手指放在按鈕(finger on the button)」的說法。這個說法的意思後來逐漸延伸,不但有「準備好發動核戰」意思,在總統大選上,更會被用作攻擊對手。

美國「大西洋雜誌」的編輯 Krishnadev Calamur 則有另一說法。他指,最早提及「核武按鈕」的是在 1957 年加拿大政治家皮爾遜(Lester Pearson)獲取諾貝爾和平獎之時。皮爾遜在其得獎演說中說道,「戰士是手執試管或按下核武按鈕的人(The warrior is the man with a test tube or the one who pushes the nuclear button)」,如果這個「戰士」真的按下按鈕,他必有對其後果的覺悟,理智地認為這是有益的事。此後,人們一直反覆談及「核武按鈕」,即使冷戰結束,各界仍在使用此詞,直到今時今日。

 

不管誰是誰非,「核武按鈕」一詞走進美國政治公共領域,滲入主流日常話語應是在 1960 年代中。196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當選總統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便借「按鈕」攻擊對手高華德(Barry M. Goldwater)。詹森指,領導人必須避免扣下扳機,按下那會毀掉全世界的按鈕。結果,當時的紐約時報就以「就誰控制核武按鈕的爭議日長(Controversy Grows On Who Controls Nuclear Button)」為題,報道大選發展。

其後,「按鈕」逐漸成為戰爭辭彙之一,與國際政治密不可分。越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M. Nixon)亦曾言,他想北越相信他是一個不可預測的「狂人」,憤怒時會把手放在「核武按鈕」上,無人能阻。最近 2016 年的總統大選,候選人希拉莉(Hilary Clinton)亦稱,「杜林普不應把手指放在『按鈕』上,又或把其雙手置於國家經濟之上」。而在杜林普當選總統一年多的今日,金正恩和杜林普也繼續「核武按鈕」為主題隔空恐嚇對方。

當然,我們當今仍在新聞上看見聽見「核武按鈕」一詞絕非好事。這是代表核戰陰霾仍然籠罩世界,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們,今日的世界並不安全,這一刻的繁榮穩定,下一刻可以完全被核彈摧毀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