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民最佳歐遊地點:奧地利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年假才剛結束,上班途中卻已想,復活節假又該去哪。作為煙民,若想歐遊,奧地利倒是個好選擇。

在大部分西方國家,餐廳酒吧均已禁煙。奧地利亦在 2015 年通過法案,原定於今年 5 月全面禁煙,但極右派「自由黨(Freedom Party)」參與執政的新政府推翻計劃。想當然爾,帶頭廢取禁令的黨魁兼副總理 Heinz-Christian Strache,亦是煙民一名。上月他在國會表示,此事關係到選擇自由,餐廳應可自行決定是否設立吸煙區,讓「一名公民有可能去決定喝咖啡時,要否抽根香煙、煙斗或雪茄」。

禁煙法案被廢,嚇壞了整個醫療界。維也納醫科大學名譽教授 Manfred Neuberger 批評,此事等同一場「公共健康災難」。「做這個決定是不負責任。煙草業取得勝利,新政府令奧地利淪為歐洲的煙灰缸。」他指出,國內年青人的吸煙率本已「高得可恥」,「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則更是嚴重。2013 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研究 26 個國家,發現奧地利是 15 歲以下兒童吸煙率最高國家,並自 1994 年一直「冧莊」。

維也納醫生協會與奧地利癌症援助會現時發起聯署,呼籲政府重新考慮廢除立法一事。維也納醫生協會會長 Thomas Szekeres 直言,他們「不明白為何政府想要退後一步,允許在食肆吸煙」。他重申:「我們知道吸煙引致嚴重心臟病和癌症,亦知道在餐廳酒吧禁煙的國家,僱員受到保護,整體人口更為健康。」事實上,維也納很多知名咖啡店已經禁煙,其餘則仍「煙霧瀰漫」。

在維也納市內,大餐廳要劃分吸煙區與非吸煙區,卻常忽視兩區均要「門常關」的規定。小店則可選擇全面禁煙與否。以 Kleines Café 為例,每張檯上都放有煙灰缸,空氣中充斥煙草味。食客之一 Peter Noever 認為,維也納有種走回頭路的習慣。「維也納人深信他們分外特別,吸煙則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坦言:「我曾是『煙剷』,但已經 15 年沒抽了。過去我抽很多,現在卻不能再抽。但我還是喜歡煙民,因為他們更人性化。」

維也納部分咖啡店設有「吸煙區」及「非吸煙區」,並在門外張貼禁示。 圖片來源:路透社

維也納商會的 Peter Dobcak 表示,一眾食肆東主對禁令存在分歧。「很多餐廳都想讓客人吸煙,較為高級的餐廳卻支持禁令。大多數酒吧、disco 和夜店亦反對禁煙,因為假如實施禁令,客人要走到店外吸煙,就會製造噪音…… 在那種深宵時分。」

Café Hummel 位處維也納第八區這個中產聚集的地段,由 1 年前起全面禁煙。店主 Christina Hummel 表示,禁煙後生意下跌約 5%,但現時目標客源轉為較年青的一群。「從正面來看,我們留意到多了家庭帶著孩子來吃早餐。我們的挑戰是去改變生意模式。」熟客 Gerhard Lammerer 是非吸煙者,但他反對禁煙。「人們還是會經常抽煙。何不就讓他們去抽?我們為何要令事情更為嚴格並禁止它?從前人們抽最濃的煙直到 90 歲。」

該店的其他食客倒不認同。Christoph Riemekasten 表示:「我認為禁煙令是正確的。空氣會好一點。其他國家實施禁煙令都沒問題,在奧地利才碰壁。」Leo Lukas 亦指,現時能夠好好呼吸。他坦言:「我曾抽煙超過 30 年,現在偶爾也會在晚上抽煙。但我絕對支持禁煙,因為這樣生活質素較好 —— 即使身在這種傳統咖啡店。我喜歡這樣子,感覺真的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