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音」—— 他從破銅爛鐵,生出電影聲音

A+A-
導演王婉柔與胡定一師傅暢談拍攝紀錄片「擬音」的心路經程。

你心目中的「傑出電影工作者」,是在片場大喊 action 和 cut 的導演?還是令人物活現銀幕的演員?台灣的胡定一去年獲得這項殊榮,但他的工作內容可謂千奇百怪,從拾荒、挖魚眼到穿高跟鞋,通通都是其職業所需。因為這位入行 40 多年的老師傅,畢生都以我們眼中的破銅爛鐵,模擬電影中人活動時的聲音,配合畫面營造逼真效果。現於香港上映的紀錄片「擬音」,正是闡述他的工作生涯,以及華語電影的聲音製作。導演王婉柔與胡師傅月初來港宣傳,接受了 * CUP 的訪問,暢談合作的經歷。

胡定一被稱為台灣國寶級「音效師」,不過電影圈內,都叫他做 Foley Artist。胡師傅解釋:「說到做 Foley,就是演員所有動作的聲音,包括走路、看報紙、放杯子、洗澡的水聲…… 能夠做的,我們都會做。」他指一般的現場收音,都是以對白為主,譬如兩個人走路,旁邊又有車聲,現場就會盡量收錄演員的話,但到了後期製作,若導演想把車聲壓低,就得補上腳步聲,令畫面更具體,而這些事後配上的聲音,就由 Foley Artist 看著畫面,同步模擬出來以作收錄。只是在港台兩地,Foley 都沒正式中文名稱,所以紀錄片使用的「擬音」,是借助中國大陸的稱呼,取其「模擬聲音」之意。

對著畫面就寫實音效,這就是 foley,亦是胡師傅的專業。 圖片來源:紀錄片「擬音」劇照

為動作「模擬聲音」,這事說易做難,非但要聲畫同步,還講求「聲情兼備」。王導演指出:「胡師傅配音時,需要模擬角色的心境和情緒。譬如你打開報紙,是生氣還是輕巧,那都不一樣。」這亦是胡師傅不願假手於電腦的原因。他認為:「能夠做的話,當然是用人去做,那聲音才會有生命力,質感才會好。因為人的情緒有喜怒哀樂,走起來的步法也一定不一樣。不然永遠都是『啪啪啪』,聲音步法都一樣,就好像沒情感。」王導演強調:「Foley 的好壞牽涉到錄音,以及混音時怎樣去用那聲音。如果用做飯來比喻,胡師傅的工作就是種出好吃的菜,給你非常好的食材,混音師則像是炒菜的廚師。」

可惜現實是,沒多少食客會想到菜農的辛勞,也沒多少觀眾意識到 Foley 的重要,甚至乎不知道它的存在。「電影聲音有很多環節,例如現場收音、音效剪輯、混音、配樂以及 Foley。中間那麼多小環節,不容易被人看到,所以在台灣有人會說,Foley 是『幕後的幕後』。因為它更隱形,沒有獨立獎項。」王導演亦直言,她本來也對電影聲音認識不深。「直到開始執導第一部作品,站在導演的位置便發現,你能使用的工具,就是畫面跟聲音,透過這兩種元素來表達想法。所以當時就有很多遺憾,想著若是能多了解電影聲音,或在前期就能多做規劃,會否讓作品更有趣。」但想到以胡師傅為紀錄片主角,倒是在更早之前。

王導演憶述:「跟胡師傅大概是 2010 年就認識,那時候我當製片,去中影(電影公司)做後製,第一次走進他的 Foley stage 就『哇』了一聲,因為它好大,裡面擺滿了一堆你不知是甚麼的東西,還有很多奇怪的東西,譬如說水池。如果有情節是把人掉進游泳池,或者是要模擬海浪的聲音,他就是用那水池來做。當時我們就開玩笑說,哪天該幫胡師傅拍部紀錄片。」結果事隔多年,王導演對電影聲音產生興趣,剛好再遇胡師傅,就想到 Foley 適合拿來拍片。「它有聽有看,還有這兩者之間的落差 —— 你會看到師傅穿女生的鞋,幫一位美女配音。大家看電影的時候,怎會知道原來是個大叔配出來?」

你看到戲面的美女在跑,但那腳步聲其實是右上角的大叔配上。 圖片來源:紀錄片「擬音」劇照

有了這個想法後,王導演就去說服胡師傅出鏡,以及申請紀錄片的補助金。「我跟師傅商量,如果成功的話,做成紀錄片好不好。然後師傅就說不要吧。」胡師傅也笑著承認:「就不願意啊。我想做幕後的人,一般都不喜歡做幕前。因為你在幕後工作,沒有人會打擾,你默默在那邊做。」但後來沒得到補助金,王導演只能靠朋友投資拍片時,為何就不拒絕?胡師傅先說:「拍這部戲有一個好處,可以讓很多不了解電影的人,知道 Foley 到底是做甚麼的。」但除此以外,還有一份對同業的支持。「所有錢都要自己出,是蠻辛苦的事。既然導演堅持要拍,我就說『你願意拿自己的錢,那我也沒辦法,你就拍吧。』」

作為「擬音」的靈魂人物,胡師傅和他的工作室,都是拍攝重點之一。各類舊物都堆在那房間,師傅隨手拿起一件,就能以不同的動作,模擬出不同的聲音。所以他說:「你看我們撿了很多破銅爛鐵、人家不要的東西,但對我們來講,能發出聲音的東西就是好東西。」不過更有趣的,還是師傅掀起地板後,露出下面被挖空的部分,分別模擬沙地、泥地、柏油地等路面,以及王導演前述的水池。師傅解釋:「那是有深度的,你踩下去就會有『卜通卜通』的聲音。但如果你沒有水池,用小臉盤的話,就只能輕輕搖晃。那水沒有深度,便只有『啪啪啪』的聲音。」

胡師傅弄得全身濕透,就只為配一幕戲的音效。圖片來源:紀錄片「擬音」劇照

看胡師傅站在池裡撥水配音,確是令人一見難忘,但王導演要說的不只這個。「我想用胡師傅的故事去講電影聲音這件事。」所以導演隨著師傅的職業生涯,還採訪了他的行家、後輩和徒弟,甚至跑到中港兩地,訪問多名資深音效師,包括去年離世的曾景祥,以講述華語電影聲音製作的歷史、發展以及產業變化。因為她認為,這些也是胡師傅的一部分。「你講一位電影工作者,他能否生存、發揮、傳承,跟產業是分不開的。因為在胡師傅成長、學習的年代,台灣一年可以拍 200 部電影。到現在產業不是那麼蓬勃,人材絕對有影響,所以講到後來,是離不開產業。而產業要怎麼呈現,看兩岸三地就能理解。」

而她在與師傅合作期間,還明白到一件事。「現在是一個變化很大的時代,對年輕人來說,一定會有焦慮感。因為你不知道你現在做的對不對,不知道你會不會獲得你想要的成就。」就像此片在東京國際影展的首場影後座談,有位女高中生表示對 Foley 感興趣,想問有何管道學習,但說著說著,提到自己將要出國唸書,就徬徨得哭起來,讓導演不知如何是好。結果,胡師傅跟那位女生說了一句話 —— 選擇你所喜歡的,愛你所選擇的。導演直言對此印象深刻:「從胡師傅身上學到的是,你想這些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沒辦法改變大環境,所以你只能反求自己,磨練自己,把技術練得愈來愈好,你就有自信對抗大環境。」

把工作室的地板掀起,就能看到模擬不同路面的方格。 圖片來源:紀錄片「擬音」劇照
  • 台灣有胡定一師傅,那香港的擬音師工作日常又是怎樣?且聽聽余家祿師傅怎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