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人滿為患的城市,但我們都不懂與人相處。
那些社交術聊天學等工具書,總是長踞各大書店的暢銷榜。「別讓冷場超過 4 分鐘」、「『總結內容、給予理由、正面影響、持續性和祈願祝福』,用這道簡單公式,禮貌地結束對話」、「跟人對話時,把頭側一點,並將腳尖指向對方,以示正在聆聽」…… 但按著建議去做,卻總是本末倒置 —— 想要消除尷尬,結果卻更尷尬。
該是讓人侃侃而談的技巧,換自己拿來用時,不是緊張得有口難言,就是一開口便夾著脷。難道是不夠用心?專家說,事實剛好相反。正因太想照板煮碗,一言一動都很在乎,反令自己更不自在。心理學研究人員以「明確監控理論(explicit monitoring theory)」,形容這個常見於體育選手的現象:過分在意自己的表現,結果弄巧成拙,比賽失利。
臨床心理學家 Ellen Hendriksen 的新書 How to Be Yourself 探討社交焦慮,她解釋:「當我們感到焦慮,就會在意自己起來,一味自我懷疑,擔心著『我沒搞砸吧?』,或是『他們剛坐到別處,是否覺得無聊?』,甚至自我埋怨,悔恨地想『天啊,我剛說了些超級白癡的話,為何要這樣說?』之類。」而問題是,在同一時間,大腦不能應付太多。
認知科學家 Sian Beilock 深入研究「明確監控理論」,曾以此出版 Choke 一書。她舉例說,當你在公司與 CEO 同坐電梯,腦袋往往會一片空白,因為你拚命想找話題,結果卻連最簡單的「想去哪層?」也說不到。「我們專注的能力有限。當你在做一件事,卻同時擔心是否做好,那就像是一心二用,準會搞砸其中一件事。」
在社交場合亦是,當你急著避免尷尬,自嘲一下以為能打圓場,其他人卻笑不出來,結果更為尷尬。因此該問的,不是「為何我會這麼笨拙?」,而是「我在關注甚麼?」。因為很多時候,社交尷尬是自我誘發,對自己的言行想得太多,令此事成為唯一焦點。所以 Hendriksen 建議,與人交際時,可把焦點移到對方身上,反會感覺自在。
但她直言,其實與人交往,還是放鬆就好。「所有的技巧法則,不只花光我們的精力,還定下一些高不可攀的標準,例如『我要站得有氣勢點,保持眼神接觸,慢點說話』這種。我覺得它形成一種概念 —— 若你無法完美達標,你就會失敗。」所以沒關係的,你把酒灑到別人身上,別人的酒也會灑到你。當然,若能笑對這些場面,人生確會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