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如何變化石?

A+A-

化石為人提供一扇窺探遠古時代的窗。但生物要成為一塊化石,機會卻小得恍如奇蹟。科學家們推測,迄今所有曾存活於世的物種中,只有約 0.1% 的遺骸能成為化石。當中,人類雖然基於骨骼強度及較大骨架的優勢,比水母、蟲類等小動物有較大的石化機會,但據科普書籍「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作者 Bill Bryson 估計:「世上只有一億人的遺骨能石化」。一億數字相比活著與已逝的人來說,只是少得可憐的數字。

若閣下對「留芳萬世」有一份執著,儘管在少得可憐的機率下,仍希望力爭死後「成石」。幾位從事埋葬學(Taphonomy)研究的學者提供了一些參考,或可增加「化石鍊成」的成功率。

深藏不露

化石多從地底採出,這表示物種死亡後,遺體由原來的地表上,隨歲月過去,持續受沙石泥土覆蓋,最終深藏於地層中。研究化石形成的芝加哥大學教授 Susan Kidwell 形容:「要在數百萬年後『倖存』下來,先決條件是好好埋藏」、「假使遺體身處的地層沉積得夠深,便不會在過程中被輕易掘出。」

接近水

埋藏的地理位置亦是一門學問。要加快沉積速度,最好選擇接近水體之處。昆士蘭大學古生物學博士 Caitlin Syme 指出:「最完好的化石,往往出現於河流系統。」這些地方能持續提供大量沙泥與沉積物,有助掩蓋遺骸。此外,處於缺氧環境下,遺體便不易受氧化作用影響,亦有利形成化石。故埋藏地不僅要時刻要「供應」沉積物,水體流動亦不能太強,如湖泊、三角洲,或海底等位置。在極罕見的情況下,符合以上條件下形成的化石,即使是皮膚、羽毛、內臟等軟組織,亦可以轉化成石。

樹脂形成的琥珀,是上佳的「化石保護器」,但只適用於體形細小的生物。

要成才,不要棺材

化石的形成,需經歷數百萬年時間,其中「礦化(permineralisation)」是重要的一環。但屍體置於棺木內,卻難以礦化。當富含礦物質的水,流經泥沙與遺體,即可加快骨骼礦化速度,但棺材卻隔絕遺體與礦物質的接觸。假如堅持要「瞓得安樂」,新南威爾斯大學古生物學家 Mike Archer 這樣建議:「可在混凝土棺木中,鋪滿沙子,並於兩旁鑽上數百個 5 毫米寬的小洞,深埋至地下水流經之處。」

 

避開板塊邊緣

若做足上述功夫,相信礦物將開始取代你的骨骼成分,加上沉積物的持續堆積,遺骸將能入地殼深處,同時地下的熱力與壓力將進一步石化。但此時,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當化石降至一定深度時,亦可能被地熱融化。在板塊運動下,板塊邊緣的地殼部分,最終會被推至底下,成為岩漿的一部分,當中的化石亦不能倖免。地球上有不少這樣的俯衝帶(subduction zone),當中,伊朗板塊(Iranian Plate)便在與歐亞板塊(Eurasian Plate)的對撞中下沉。

避過地質變動,恭喜閣下安全了,接下來便是重見天日。可惜,此時的你已是一動不動的一塊石,不可能自行走上地表,宣佈自己已成為一塊石,只能等待有心人把你挖出。

畢竟,對深恐死後無法留下一絲記錄,最終被世界遺忘的人來說,縱然成為化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或許是唯一證明自己曾經存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