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度琳:抗戰二十年 —— 由雪花血路走到放下屠刀的 Frances McDormand

A+A-
電影「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廣告牌殺人事件」橫掃英國 BAFTA  頒獎禮,Frances McDormand 輕輕鬆鬆摘下最佳女主角一獎。穿著紅黑色長裙上台領獎的她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她指著自己的裝束語帶雙關地說:「明顯地我不是一個跟規矩做事的人」引來全場笑聲。的確,當晚大部分女星也響應了「#metoo」運動而穿上了黑色晚禮服以譴責電影界性侵一事,沒有跟 dress code 的 Frances 難免顯得格格不入。同樣,她在「廣告牌」中的得獎角色 Mildred Hayes 也並非一個跟隨社會指引或是順從規矩的女性,在戲中她不斷以激烈的手法挑戰警方以及民眾。Frances 及後說,雖然她非身穿黑色,但心裡仍然是堅實地與「#metoo」運動的姐妹連成一線的,另一方面她亦大讚「廣告牌」的劇本,以 3 塊廣告牌的故事鼓勵了世界各地的社運分子推動各式各樣的公民抗命運動(最為人熟識的要算是Justice4Grenfell 的廣告牌抗爭)。最後她以「power to the people」一句完結致謝詞,得到全場掌聲。

Frances McDormand 於 BAFTA 頒獎禮上的打扮。 圖片來源:BAFTA/Twitter。

Frances 所說的「不跟規矩做事」並非僅指衣著,而是她整個生活態度和性格。她早已脫離了荷里活的生活模式,與天天出入 ball 場、去 MET Gala、時裝表演以及其他影展的女星大相逕庭。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她全盤拒絕雜誌訪問,在街上遇上粉絲索簽名,她會說「我並不發簽名的,我只是個演員,但如你想的話我們可以擁抱一下。」戲路而言,她也很另類。雖然在耶魯電影系畢業,但並沒有因名校出身而得到片場的入場券,反而因為外貌帶點攻擊性而在試鏡中屢次失敗,但她知道自己很適合拍一些冷峻又暗黑的電影,於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性格演員。時間成證明她是沒有錯的,由成名作「雪花高離奇命案(Fargo,1996)」中飾演的 Marge Gunderson 至今,套套也獨當一面,令人留下印象。

到了「廣告牌」,她對角色的刻劃更見細膩。電影起首,她飾演的 Mildred Hayes 以女兒慘遭毒手的受害者角色出場,她期待警方緝拿兇手,可惜 7 個月過去,調查依然毫無寸進,她覺得無助,繼而憤怒。劇情發展下去,Mildred 因警方的辦事不力而瘋狂地報復,形式一次比一次可怕,完全磨蝕了觀眾一開始對她投以的同情心。電影想帶出的是憤怒如何支配一個人的想法和命運,當仇恨如雪球般滾大了,事情便會一發不可收拾。整套戲來說,Mildred 的笑容可能只出現過 5 到 10 秒,其餘時間她也在演繹暴怒如何令她變得偏執,一場場內心戲是在電影界千錘百鍊的成果,而 Frances 演得毫不吃力。

很多人拿「廣告牌」與高安兄弟的作品比較,一來因為兩個導演手法近似,二來他們都起用了 Frances,但我喜愛這電影更勝高安兄弟近 10 年之作,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廣告牌」的結局帶有一種希望,這是高安兄弟的電影所欠奉的。到電影尾聲,Mildred 聽到前夫那個 19 歲的戀人說出了「Anger just begets greater anger」這句老掉牙的話,恰恰擊中了她的死穴,破解了她最核心的問題 —— 復仇沒有令她的暴怒熄滅,卻令她有更深的仇恨。她頓時明白自己正朝著一個自毀的方向進發,甚至把無辜的人捲進了漩渦。Frances 在放下屠刀的一剎顯得特別溫柔,那是導演對她的眷顧,讓她在經歷無數風浪後,找到了心靈泊岸的避風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三十過外的女性,日間工作刻板艱澀,唯有靠下班後的生活調劑。 假日愛躲在家中聽音樂看劇集,沉迷本格推理小說,喜歡大城市如倫敦和巴塞隆拿。

https://www.facebook.com/pendulu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