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不如狗?科學家偏愛狗的原因

A+A-

狗是人類的朋友,貓是人類的主子,但是否因為主子「高高在上」的身分,就不能作為研究對象?而選擇研究較忠誠的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James Gorman 對此深感疑惑,透過訪問數位研究貓狗的學者,嘗試了解學術上貓狗不平等的緣故。

數字上已可瞥見貓狗在學術上不平等的情況:涵蓋大多數生物醫學期刊的 PubMed 數據庫搜索結果顯示,搜尋「貓」僅 139,858 個條目,而「狗」的結果則有 328,781 個條目;Google 學術搜尋結果顯示貓有 167 萬則,而狗則有 285 萬則,差距明顯。而關鍵在負責學術研究的學者身上,究其原因,當然要聽聽學者怎樣說。

對貓有偏見

即使在正式的科學會議上,研究人員都不全然是以生物學角度去看待貓狗,而是根深柢固地視之為寵物。美國博勞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及麻省大學的遺傳學家 Elinor Karlsson 本身是個「貓奴」,但她卻主要研究狗的基因組。她認為貓的研究較不受重視,可能與社會偏見有關:「不喜歡貓科動物的人,會傾向取笑研究貓隻行為遺傳學的這種想法;而動物訓練界則抱怨,人們總不在乎貓這種動物無法受訓練。」

這些對於貓的偏見其來有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生物考古學家 Fiona Marshall 研究關於貓的馴養,她指在考古遺址中,貓較狗更為稀有,部分原因是牠們獨來獨往,她認為:「中世紀到後來的歐洲對貓都存在偏見。貓被認為是不好的動物,因為他們沒有服從人類。」

然而,貓雖不聽話,但事實上是甚佳的癌症研究模型Karlsson 引述在博勞德研究所修讀癌症基因組學博士學位的獸醫 Kate Megquier 的想法時表示,Megquier 研究過很多狗隻相關的癌症,但有理由相信研究貓的癌症是有價值的,貓跟人類一樣會患上淋巴瘤及口腔癌,這可能與環境毒素有關,當牠們用口梳理自己的毛髮同時會接觸毒素,透過研究牠們或可以獲取更多有關癌症的資訊。

狗品種多佔優

德國牧羊犬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基因與人類的相似。

不過因為狗品種多樣化,所以 Karlsson 也指這正是為何學界繼續對狗作深入研究,以現約 400 種狗與約 40 種貓比較,兩者都是遺傳多樣性和研究基因組的工具,只是比例上有點懸殊。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狗遺傳學的 Elaine Ostrander ,發現了人類和狗共有的癌症基因,她的實驗室確認了德國牧羊犬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基因,後來證實同一基因在人體也會引發相同的癌症。部分狗隻更患有與人類相近的行為問題,諸如強迫症,Ostrander 認為這些相似之處提供「一個很好的途徑讓人類更了解自己」。

密蘇里大學負責研究貓基因組的 Leslie Lyons 博士同意狗適合研究癌症,牠們的馴養歷史比貓長,品種更多,因此在研究遺傳疾病方面有更大的潛力。而即使貓在研究某些疾病(如多囊性腎臟疾病)方面優於其他動物,仍難以獲得研究基金,她說:「以牠們作藥物試驗,我們可以治好貓,更可以治好人類。」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