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禮起源:皇權愈漲 拜得愈多

A+A-
乾隆曾為三跪九叩之禮,與英國使團引起「禮儀之爭」。

清朝時,為表對皇帝的尊重,覲見皇帝須行三跪九叩之禮。在乾隆時期,當時的人還以為清帝國仍是世界的中心,文明領先全世界,乾隆帝為了這三跪九叩之禮,與英國外交官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為代表的英國使團,便引起了在跪拜禮上的「禮儀之爭」。於本身為英國勳爵的馬戛爾尼看來,要向異國人行三跪九叩的禮節實屬無稽。在雙方交涉良久後,最終乾隆同意馬戛爾尼只需行單膝下跪禮。

幾經交涉,乾隆最終同意英國外交官馬戛爾尼只需行單膝下跪禮。

中國跪拜禮的來源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可見於西周的禮儀制度。在周朝的貴族生活中,跪坐是一種正式體面的坐姿,漸漸產生由跪坐到跪拜禮的禮儀。根據「周禮」記載,跪拜禮可分為 9 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然而,九拜禮最初大多用於嚴肅、敬神的祭祀儀式, 後來才逐漸滲透進貴族的禮儀交往當中,成為身份關係的符號象徵。文明史學者謝選駿解釋九拜禮的具體方法:

  1. 稽首:拜時頭俯伏至地,搶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時候,頭先俯伏至手,然後拱手下至於地,頭也隨著俯伏於地;拱手至地時,手仍不鬆開;手的位置在膝蓋前,頭的位置又在手前。稽首是臣對君的拜禮;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禮,表示極大的敬意。
  2. 頓首:叩首,古人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便立即舉起;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所以叫頓首。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
  3. 空首:拜時頭至於手,所以也叫拜手。行空手禮時,跪而拱手,頭俯至於手,於心平,頭不至於地。空手是男子常用的拜禮,上下尊卑均可使用。
  4. 吉拜:施用於賓、祭、嘉好之事的禮節。拜時拱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
  5. 凶拜:與吉拜相對,拜時拱手,左手在內,右手在外。
  6. 振動之拜:關於此禮,有兩種猜測:(1)用於凶事,振就是「踴」,也就是跳腳哭,動就是慟;(2)在行拜禮時,應和著音樂的節奏。
  7. 奇拜:即一拜,奇偶之數。
  8. 褒拜:即再拜、三拜以上,褒是大的意思。
  9. 肅拜: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由此可見,跪拜禮真正在禮拜姿勢上有區別的只有稽首、頓首、空首、肅拜。稽首拜主要是用於禮敬之事,例如臣子拜君主便屬於禮敬,君主拜天地也屬於禮敬。頓首則是快速以額觸地而起,但後來演變為請罪之儀。例如「史記 ‧ 滑稽列傳」便記載了一名鄴縣縣令西門豹將巫婆、3 個弟子及三老先後投入河中,等了很久仍不見他們上來,又讓輔佐官吏下水催促。這些官吏「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濟南大學歷史學者李為香解釋,叩頭即頓首,以額頭快速觸地而起,因而頭破血流,以表示一種極度的懼怕與請罪心理。

清代陳枚所畫的「耕織圖 ‧ 祭神」。圖片來源: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跪拜禮昭示君臣關係的尊卑,但春秋時的君臣關係還存在一種微妙的社會契約關係。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提倡每人應盡其本份,君有君的樣子,臣有臣的樣子。這引申出一個問題,當「君不君」的時候,臣是否可以不臣呢?「左傳」中便有記載「趙盾弒其君」,「晉靈公不君」在那時代可作為弒君的理由嗎?可以肯定的是,從春秋發展到秦漢以後的皇帝制度,弒君即是謀反,叛逆等同革命,沒有不忠的選項。

有趣的是,自漢唐到明清,皇權呈上升趨勢, 君皇的威嚴與日俱增。臣對君的跪拜禮儀規格亦逐漸升級,愈益隆重。自漢朝到清朝,臣下向皇帝行跪拜禮經歷了由漢代的再拜;到隋、後周、宋的三拜,再到明代的五拜三叩,最後演變成清代的三跪九叩。對於這種演變,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評曰:「蓋儀文度數久則習以為常,成上下通行之具,故必須加隆以示差別,亦風會之不得不然諸也。」其意謂時勢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