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能否向「神沙」說不?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國有一句關於儲蓄的諺語「Look after the pennies and the pounds will look after themselves」,勸勉人們積少成多,儘管只是一個幾毫,只要努力儲蓄,一樣可以成為鉅額財富。但現時,1、2 便士(penny)作為輔幣的地位,正受到考驗。皆因英國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於月中的財政預算案中表示,硬幣中的 1、2 便士,由於面值實在太低,無法有效於市場流通。故政府就兩枚「神沙」的存留,展開公眾諮詢。

已停止鑄造的半便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英國討論廢除 1 便士,如美國人對 1 仙的存留一樣,引起爭議,但國際間亦早有先例。紐西蘭及澳洲,分別於 1990 及 1992 年,取消 1、2 仙硬幣。2012 年,1 仙亦於加拿大「壽終正寢」。而英國早於 1984 年,便停止鑄造半便士硬幣。當時,鑄造一枚半便士硬幣的成本,已高於其幣值本身。

1971 年,1 便士作為貨幣單位,於英國實行十進制時推出。1 便士相當於 1 英鎊的百分之一,其價值實在微不足道。財政部認為,低面額硬幣的生產,已不具有財務意義。此外,目前流通的 1、2 便士中,共 6 成僅被使用過一次便不復見於市場,足見價值甚低的便士,並不太受歡迎。甚至,對收到它的人來說,共 8% 的便士更乾脆被人棄掉。但正因為便士的流通量不高,政府每年卻仍要鑄造 5 億個 1、2 便士硬幣,以彌補「消失」於市場的便士數量。

然而,慈善團體或許是廢除便士的最大受害者,因此舉可能打擊其籌款數字。據英國慈善金融集團(Charity Finance Group)政策及參與總監 Andrew O’Brien 表示:「現金捐款仍是慈善組織籌募的重要形式,我們收到的大部分捐款,仍是通過現金捐贈。」現時,慈善團體仍會在街頭或商店收集便士,他們擔心若政府取消 1、2 便士,將使籌得善款的數字下降。

小如 1、2 便士有被廢除的危機,但最大額的 50 鎊(約港幣 550 元)紙鈔,卻因太有價值,亦有被廢危機。對英國人來說,50 鎊鈔票面值過高,亦很少用於日常採購活動。加上商店亦擔心,若收到 50 鎊假鈔,損失將過於慘重,是以該鈔亦處於類似香港千元大鈔的景況 —— 恕不接受。儘管海外對 50 鎊紙鈔需求殷切,但不少英國人均認為,50 鎊的主要作用,正是用於洗黑錢、逃稅及各非類法交易。是以,財政部亦質疑大額鈔票的實際效用。

整體現金交易量的萎縮,亦是現金存廢的一項考慮因素。愈來愈多英國人不再使用現金,轉而採用卡類或電子支付方式結帳。英國零售聯盟(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數據顯示,卡交易額已於 2016 年超越現金交易。財政部更預計,至 2026 年,僅 21% 的交易仍會使用現金。英國政府強調,目前仍未有正式廢除 1、2 便士的計劃。首相發言人則強調,有關想法「有助政府更妥善處理,現金及數碼支付方式在新經濟模式下的作用,以及設計硬幣組合以更適應公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