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月費玩 Facebook,你願意嗎?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每當 Facebook 出事,很多用戶皆以消費者自居,投訴這個社交平台管理失當,只顧賣廣告賺大錢。但大家往往忘了,FB 從來都是免費,無論是發帖、打卡或呃 like,都沒收你一分一毫。直至近日,媒體爆出 FB 外洩數以千萬計的用戶資料,令「劍橋分析」得以濫用,威脅西方民主,眾人方如夢初醒 —— 我們沒有付錢購買產品,只因我們本身就是「產品」。

須知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提供個人資料來享用免費服務,說穿了也就是等價交換,只不過 FB 沒把此事「畫出腸」給我們看而已。但如今世人對 FB 失去信心,「華盛頓郵報」科技專欄作家 Geoffrey A. Fowler 遂作建議,例如:將現有模式倒轉,讓用戶以類似訂閱的方式,付費使用 FB 服務,換取私隱免被監控,甚至不用再被廣告洗版。但你又願意為此付多少錢?每月 7 美元、5 美元還是 1 美元?

蘋果 CEO 庫克認同私隱有價,他揚言其公司表現較 FB 為佳,正是因為它們直接售賣產品給消費者,而非將消費者賣給廣告商。朱克伯格卻指,庫克不過在說「風涼話」,因以 FB 的模式,收費有其難處。「假如你想建立一個讓全球人士得以聯繫起來的服務,當中會有很多人負擔不起費用。正因如此,像很多媒體那樣,一個支援廣告的模式,乃是唯一可以支撐這種服務的理性模式。」朱克伯格口中的「理性模式」,在學者眼中卻是「萬惡之源」。

Ethan Zuckerman 曾在其中一間最早依靠廣告牟利的用戶生成內容網站工作,甚至有份創造彈出式廣告,但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市民媒體中心主任的他,直指廣告是「互聯網的原罪」。FB 以用戶資料爭取廣告收入,卻創造出一個視監控為平常的網絡世界,用戶對個人資料欠缺全面控制。而為了加強競爭力,FB 非但持續收集用戶的各類數據,甚至容許行銷人員將自己的數據與 FB 的數據結合起來,譬如讓廣告客戶擁有用戶的聯絡信息。

社會學家 Zeynep Tufekci 亦曾呼籲 FB 推行收費模式,因為當廣告成為收入來源,便會促使 FB 急於奪取用戶的注意力,這種「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借用賭博的策略,使 FB 成為一台老虎機,讓用戶每次按鍵 refresh,藉呃來的 like 和留言來獎勵大腦。更別忘記,針對性廣告還會淪為民主操縱機器,而作為 FB 的早期投資者,Roger McNamee 認為 FB 若行訂閱模式,就能擺脫與劣質廣告商之間的貓捉老鼠遊戲。

如今使用 Facebook 常要硬食廣告,假如推行收費模式,或能選擇性剔除宣傳帖。 圖片來源:路透社

然而,這些都是理想之談。Fowler 指出,「免費」總是好賣,我們為之著迷,忽視隱藏的代價。於是一說到錢,用戶總會皺眉。「華盛頓郵報」近日進行非正式統計,調查讀者願付 FB 多少月費,結果只有 16% 受訪者肯付 7 美元 —— 足以等同 FB 現時在北美的廣告收益,42% 人則認為 FB 應就收集用戶資料而向他們付款。科技哲學家 Jaron Lanier 認同後者,建議 FB 應向用戶付錢,因為個人資料就像作品,全都擁有價值。但現時未有成功個案可供參考。

Zuckerman 坦言:「朱克伯格可能是對的,如你真想擁有一個服務 10 億人的商業模式,不可能讓他們全部都為你的產品付錢。」惟他質疑一點:「FB 真的需要 10 億用戶嗎?」廣告商自然希望 FB 愈大愈好,朱克伯格亦樂於當世上最大社群的統治者。但對用戶而言,連串不同地理及關注重點的社交網絡其實更好。Fowler 認為,以 FB 統治所有用戶,並非連繫人類的唯一途徑,反而較小型的收費 FB,或更能與用戶同步,並且活躍起來,叫人反思它貴在哪兒。

雖然朱克伯格強調:「這不代表我們並非主要集中在為人服務之上…… 我作的全部決定,都是基於對社區重要的事。」但作為科技評論家,Fowler 直言無法認同。他指 FB 推出的產品,包括 FB 電郵、圖片搜尋甚至新聞 app Paper,全都失敗收場,live video 的人氣也僅是曇花一現。相反,FB 為行銷人員收集愈來愈多用戶資料,公司收益亦節節上升,可見 FB 以免費來誘使用戶交出資料,好讓自己得以賺錢。

想當然,投資者肯定不太樂意看到 FB 變成訂閱模式。可是 Fowler 指出,站在用戶立場,除了受到私隱保護,還能對 FB 帳戶擁有更多控制。譬如規定每用 5 分鐘,或是 NewsFeed 只限顯示貓的照片,更或是將所有新聞發帖隔離。他相信,收費版的 FB 會是較好的 FB 產品,亦更有可能捱得過政府和用戶的清算。當然,你若真是反感 FB 收費,大可借此機會,完成 #DeleteFacebook 這個「不可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