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杯蓋設計 —— 你不知道的學問

A+A-

一杯外帶咖啡,是不少人早晨的開始。路上提著的香濃咖啡,永遠是途中的誘惑,叫你想要偷呷一口。可是,部分杯蓋設計成一旦開啟,即無法重新合上,淺嘗後,咖啡容易隨步伐或車廂的顫動溢出,甚至濺到身上。小小的咖啡杯蓋,從面世至今不斷改良,只為解決這個問題:避免咖啡在路途中濺出。兩位美國建築師 Louise Harpman 及 Scott Specht,多年來收集超過 500 個杯蓋,並出版書籍 Coffee Lids: Peel, Pinch, Pucker, Puncture,介紹咖啡蓋的設計變化。

這本「咖啡蓋圖鑑」將林林種種的蓋子劃分為「剝離式(Peel)、捏下式(Pinch)、抿嘴式(Pucker)、戳穿式(Puncture)」四大類型。兩位作者將杯蓋的發明追溯至 1953 年,由 Delbert E. Phinney 設計的一款剝離式杯蓋,當時更為此申請專利。所謂「剝離式」杯蓋,即從刻痕位置撕去一小片膠片,以飲用咖啡,這個設計至今亦常見。而「捏下式」的設計與剝離相似,分別只是開啟時,需使用姆指與食指的壓力扣下蓋口,而非完全撕去。「戳穿式」則是把凸起的按鈕向下壓,按鈕凹陷時,便會產生裂縫,保持蓋身完整之餘,又可避免拉扯時不慎撕裂杯蓋。

麥當勞現仍有使用剝離式的杯蓋。 圖片來源:Benjamin English
捏下式的設計,需要一定指力,才能扣下蓋口。 圖片來源:Benjamin English
戳穿式設計,手指扣下時,或會不慎浸在咖啡裡。 圖片來源:Benjamin English

然而,除去式蓋口的設計存在缺憾,而在 80 年代外帶咖啡極為普及時,就更為明顯。Harpman 解釋:「人們變得非常心急,以至於等不到抵達目的地,在路上已恨不得喝上一口。」假如拿走蓋口,便等於打開無法堵塞的缺口,液體隨時灑出。同時,扣穿蓋口的設計,則有時會令手指直接接觸到杯內熱騰騰的咖啡。

「問題是,我們能否設計一個既能保持蓋子完好、防止濺出,又能方便人們隨時呷一口的杯蓋?」Harpman 點出的問題,正是設計者創新動力的來源。為此,不同形式的杯蓋開始出現,而當中最多樣的創新,要數「抿嘴式」的設計。用家直接從蓋上加高的穿口飲用咖啡,故嘴唇不會接觸杯面,看上去像抿嘴。當中最經典的設計,屬 1986 年的「Solo Traveler」杯蓋。蓋子外圍突起,而內部的凹槽,使咖啡即使溢出,亦有足夠空間裝盛。

抿嘴式設計,特點是飲用時,嘴唇完全貼住蓋面,而非杯子。 圖片來源:Benjamin English
來自韓國的新奇設計。 圖片來源:Benjamin English

近年來,這種咖啡杯蓋被廣泛地使用,例如星巴克便採用了類似設計。但創新空間並不因此萎縮,咖啡蓋總有不同要求需要迎合。如在蓋上加上標示口味的按壓點,方便沖調者配合買家選擇。踏入 21 世紀,泡沫咖啡大受歡迎,故亦有蓋子改為凸起,以容納泡沫。另外,亦有不少帶玩味的設計,如書中羅列一個韓國設計的杯蓋,蓋面突出成鼻子及嘴唇的形狀,讓飲用者在啜飲外,亦與咖啡接吻。

畢竟,咖啡才是主角,人們或許不太在意杯蓋設計有何特別之處。但 Harpman 認為:「這小東西背後,蘊藏著匠心智慧。我會在教學上使用它們,人們以新方式看待咖啡蓋十分重要,因它本身充滿神奇。」Harpman 又以 FedEx 商標為例:「當我設計課程時發現,至少有一半人沒有留意商標內隱藏的箭頭。這便是他們觀察時忽略的地方。」同理,杯蓋的細節亦為人所忽視,而它們的樣式並不單一。故 Coffee Lids 一書,便介紹了不同杯蓋的獨特之處,儘管只屬設計中的細微差異,皆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