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論爭:欣賞藝術與看 AV,得到的快感相近嗎?

A+A-

究竟上色情網站如 ThisAV 所獲取的快感,與欣賞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作品所感受到的愉悅,本質上是否相同?這是科學界最新的論戰題目,一方認為藝術帶來的愉悅無可比擬,另一方認為無論享受性、美食還是欣賞藝術,我們感覺愉悅的大腦機制根本相同,沒有甚麼高低層次之分,雙方筆戰更由學術期刊蔓延至 Twitter。

這場爭論始於去年發表在學術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的論文「到處都是快感癮君子!(Pleasure Junkies All Around!)」,論文由倫敦大學 Warburg Institute 神經學家 Julia F. Christensen 撰寫,她專長是研究人類對不同編舞的神經反應。

Christensen 認為,現在人們只要興之所至,便可以隨意收看色情影片、玩電子遊戲、享用「超級可口的飲品美食」來滿足慾望,結果令人變成「沒頭沒腦的快感癮君子,獻出自己的自由意志,以刺激大腦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為了戒癮,她主張大家應該欣賞藝術,因為人欣賞藝術所產生的快感與別不同,能夠「協助解決功能失調的衝動和渴望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有學者不滿 Christensen 說法,上月在同一本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反駁,聲言主張藝術對大腦產生特別作用的說法由來已久,現在是時候要打破這種謬論。該文聲稱已經有大量證據顯示,「欣賞藝術所產生的快感,根本上和功能上都無異於食物、藥物和性所帶來的快感」。撰文的分別是西班牙巴利亞利群島大學(University of the Balearic Islands)心理學家 Marcos Nadal,他專門研究人類對建築和藝術中曲線的反應,以及專研人類大腦決策的丹麥磁力共振研究中心(Danish Research Centre for Magnetic Resonance)神經學家 Martin Skov。

這兩篇論文掀起了一場科學界論戰,以專門研究人類欣賞藝術神經反應的新興學問「神經美學(Neuroaesthetics)」成為焦點。一個陣營主張藝術與性或美食所帶來的快感,在神經生物學層面上無本質分別;另一個陣營則認為創作和欣賞藝術會在神經生物學層面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

其實要定義何謂「藝術」本身已經是另一場沒完沒了的討論,不過這場論戰的雙方都認為,定義藝術雖然困難,但並非沒有可能。雙方亦同意,人從藝術得到多少愉悅,與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或藝術家的名聲有關,而不同文化對於何謂漂亮的藝術品都存在分歧,反而對建築、風景及外貌的美有較大共識。

Nadal 接受訪問時表示:「無論是愉快還是不愉快的體驗,人類都似乎是利用同一個快感機制評估。」他形容這是神經科學過去 15 年最重要的見解之一,因此無論你享受性愛的歡愉,還是觀賞藝術品而感覺愉悅,終究都是相同神經系統做出的反應。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Paul Bloom 則直斥這個討論方向「愚蠢」,他認為欣賞藝術時會觸及全身機制,即使人類不同體驗都是共用相同的神經系統,亦不代表欣賞藝術與其他體驗相同。

Christensen 亦回應指,不認為人類大腦使用單一犒賞系統(reward system)處理快感的說法有問題,但她主張藝術可以觸動人類的額外神經系統,牽涉處理記憶、自我意識等功能,令快感加倍,但她同意所謂的「高層次愉悅」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佐證。

或者有人會問,假如性快感與欣賞藝術的愉悅沒分別,為何欣賞藝術不會帶來性高潮?事實上確實有研究發現,人可以從欣賞藝術達到性高潮。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公共衛生學院性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Debra Herbenick 曾經發現,確實有人在吃熟番茄,或者閱讀非色情類散文時達到性高潮,甚至有赤腳行木地板、做引體上升達到性高潮的紀錄,但 Herbenick 無法解釋箇中因由,只能夠說:「我們科學家對快感仍然有大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