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世代差距方法 —— 向青年派 10 萬?

A+A-

雖然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全民派錢爭論,已漸告落幕,但派錢仿佛已成社會每年定期的討論話題。派錢的呼聲無處不在,除在香港有人提出外,日前英國智庫組織 Resolution Foundation,亦發表報告建議政府派錢,旨在扶助新世代的年輕人,以收窄他們與年長人士的世代差距。

經過兩年研究,智庫制定針對千禧世代(同 Y 世代,1981 至 2000 年出生)的「公民繼承(citizen’s inheritance)」方案:達 25 歲公民,均可獲得 1 萬英鎊(約港幣 10 萬)。一如大多歐洲發達國家,英國的千禧世代被稱為失落的一代,皆因他們不論個人財富、收入,以至購置房產的能力,均遠不 X 世代(1966 至 1980 年出生)。智庫於 2016 年的研究甚至指出,據統計,每一代人的整體收入均比上一代更高;然而英國的千禧世代,很可能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個收入比上一代低的群體。

英國八、九十後在國家經濟衰退後的環境成長,要面對工資增長放緩,及置業成本上漲等挑戰。儘管過去 15 年,英國經濟增長 14%,但今天 30 歲的人,其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卻不比上一代高。且預計在 30 歲時,擁有私人房產的千禧一代人數,僅及嬰兒潮一代的一半。因此,若要扭轉他們的失落命運,智庫副主任 Matt Whittaker 強調:「不止於小修小補,更需有力及戲劇性的解決方案。」

派錢便是 Whittaker 口中的戲劇性方案。不過,在本港派錢數千至一萬,尚且有人指斥鼓勵揮霍,智庫建議派發 1 萬英鎊,會否遭人口誅筆伐?原來,方案有為資金的用途設限,只能用於四方面:教育培訓或償還學債、租置住屋、投資養老金,或在獲認可的計劃下,成為創業資本;相信不會受到「去旅行、買手機」等責難。

在學習進修、住屋、退休及創業範疇上,1 萬英鎊的作用未必顯著。但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 Kay Neufeld,則提出相反意見,並以巨大的幫助(a massive leg up)形容是項計劃。「這使人們的業主夢變得可及,亦或可鼓勵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我認為這對很多人來說,都能起巨大的改變作用。」金額雖不足以完全滿足千禧一代的需要,卻無疑為他們的起步,提供一塊基石。

英國政府方面,發言人表示歡迎智庫組織提交的報告,並認同世代差距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挑戰之一」,但並無透露,會否考慮報告中的建議。對此,英國投資經紀公司 AJ Bell 的分析師 Tom Selby 認為,政府不會接受,因很可能觸動老年人的神經:「報告的觀點並不新鮮,且如其他改革政策一樣,需面對政治現實的阻撓。」加上派錢另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便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英國經濟的其他結構性問題,如生產力增長緩慢等。Whittaker 亦坦承:「若能解決生產力問題,那我們強調的許多議題,則有望變得更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