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ise」—— 最貼近伊甸園的,是波斯花園?

A+A-
位於伊朗設拉子的 Qavam House 波斯花園,仍然承傳部分古波斯花園特色。

Paradise 這個英文字,既可解作「天堂」亦可解作「樂園」,但你未必知道,它的字根其實是來自古波斯語,原本解作「波斯花園」。究竟這個字是如何經歷 2,500 年演變,由波斯傳到英國,由花園變成天堂?

斯巴達將軍的波斯奇遇

公元前 400 年左右,以勇武立國的希臘城邦斯巴達,有位名叫呂山德(Lysander)的將軍,他私底下與波斯國王大流士二世(Darius II)的兒子小居魯士(Cyrus the Younger)份屬好友,有次受到小居魯士邀請到波斯帝國城市薩第斯(Sardis)作客,他在行程中參觀了小居魯士的王室花園,小居魯士更加為呂山德當導遊,介紹園內一草一木。

後世對波斯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的構想圖。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呂山德回程後對波斯花園讚不絕口,大讚波斯國王不單只驍勇善戰,更擁有超卓的園藝技術,會在征途上收集各類植物種子裁種在花園,特別是果樹,還會飼養稀有動物。

曾經受教於蘇格拉底的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Xenophon)聽了呂山德的見聞後,在公元前 399 年出版的農業經濟著作 Oeconomicus 中這樣形容:「偉大的國王…… 在他所居住和到訪的所有地區…… 照料他們稱之為 parádeisos 的園地,種滿一切土壤所能長出的美好東西。」

Parádeisos 翻譯自古波斯語 paridaeza,字面意思是「圍牆內」,實質是指「圍牆內的花園」,是當時對波斯花園的稱呼,它們通常都有圍牆包圍,以保護花園內的生態平衡。於是 parádeisos 一詞經色諾芬進入了希臘文。

荒漠上的人工綠洲

要體會呂山德參觀波斯花園的震撼,可能需要點想像力。知名伊朗歷史學家 Mohamad Bastani Parizi 在 1986 年為一部研究波斯花園的作品寫序時指出,波斯地區(即現今的伊朗)氣候乾旱,舉目都是荒漠,一座花木繁茂的波斯花園出現眼前,有如沙漠中發現綠洲般驚艷,並非舉目都是森林的歐洲人可以體會。

這種氣候決定了波斯花園的特色,四條人工開鑿的筆直水道,成直角在花園中心匯流,把花園分成四等份,這種設計後來稱為 Chahar Bagh。這些縱橫的水道是花園的命脈,用來灌溉植物,又有降溫的作用。由於波斯耕作土地有限,所以花園栽種的植物亦要優先考慮食用價值,果樹成為最佳選擇,花草只是次要,這與後來的歐洲花園有著根本分別。

17 世紀波斯地毯上描繪的波斯花園。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當時的希臘社會並沒有王室花園,亦沒有可與波斯花園媲美的園子,因此很多希臘人以至後來的羅馬人,都對波斯花園心神嚮往,擊潰波斯帝國的古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就是其中之一。

在呂山德訪問波斯約 70 年後,戰無不克的亞歷山大大軍長驅直入波斯腹地,諷刺的是,他最後竟著迷波斯文化,親自下令全體改制,穿著波斯服飾、行波斯禮儀,還把波斯國王的王室花園據為己有。但他沒有多少時日享受勝利成果,公元前 323 年某日,在巴格達的波斯花園沐浴和休息後不久便撒手人寰,終年僅 32 歲,帝國隨即又四分五裂。

從地上花園到天堂

公元前 3 世紀中葉,古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早已不再,但波斯花園卻成為各國王室貴族風尚。在亞歷山大建造的埃及港口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知識寶庫 —— 亞歷山大圖書館,法老王托勒密二世(Ptolemy II Philadelphus)為豐富其藏書,決定邀請 72 位猶太學者從耶路撒冷來到亞歷山大港,把猶太經典「摩西五經(Pentateuch)」—— 即後來基督宗教所稱「舊約聖經」或「希伯來聖經」的首五卷,翻譯成通行地中海的希臘文。

在創世記描述伊甸園的經文中,「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一段,猶太學者選用了「波斯花園」的希臘文,將伊甸園翻譯成「parádeisos en Edem」,而且伊甸園特徵亦恰恰與波斯花園設計相通,特別是四條河流在中央交匯的特點。於是波斯花園有了伊甸園的意象,parádeisos 同時成為伊甸園的代名詞,象徵人類原初最完美和諧的生存狀態。

畫家 Peter Paul Rubens 描繪下的伊甸園。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我們無法得知猶太學者翻譯時的真實想法,但波斯花園代表當時最頂尖的造園技藝,仍然令很多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目眩神馳,或者猶太學者因此覺得「波斯花園」最貼近伊甸園的完美,是最能啟發大家想像的現實素材。到公元前 2 世紀,parádeisos 一詞再度昇華,還一度借用來指涉聖經描寫的天堂。

Parádeisos 之後透過聖經翻譯,譯成羅馬拉丁文 paradīsus,保留了「伊甸園」和「天堂」的意思,與波斯花園原意愈走愈遠,最後 paradīsus 再經古代法語傳入英語,輾轉變成我們今日認知的 paradise。

如今我們聽到 paradise 會聯想到天堂和樂園,但不會聯想到古波斯花園,背後固然牽涉詞義的演變,但 Parizi 認為,這也是因為大家沒有親身走過伊朗大地,親身感受波斯花園與周遭環境的反差:

波斯花園與郊野的距離,是文明與野蠻的距離,是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相對於熊熊烈火的地獄,西方人難以想像 paradise 其實是一座花園,因為他們未嘗過從地獄走到天堂。

參考書目

  • Scafi, Alessandro, Mapping paradise: a history of Heaven and Eart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 Carroll, Maureen, Earthly paradises: Ancient gardens in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 Ghanoonparvar, Mohammad R., Translating the garde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