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大自然才是「噪音」來源?

A+A-

很多人一到假日都選擇遠離都市繁囂,到郊外享受大自然的寧靜,但環境歷史學家 Peter A. Coates 卻指出,曾幾何時,人類視大自然中鳥叫、蟬鳴、潺潺水聲是「噪音」,生活城市反而樂得清靜。甚麼是嘈吵?甚麼是寧靜?其實不是絕對,一切都受意識形態左右。

Coates 撰寫的學術論文 The Strange Stillness of the Past: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Sound and Noise,舉出多個例子,說明美國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對聲音感知的差別,以及背後牽涉的意識形態。

據記載,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後,曾認為未開發的大自然是噪音來源,殖民城鎮則寧靜而安全。歷史學家 Mark Smith 記載,當時城鎮擴張要砍伐林木,傳出的伐木聲曾被認為令人愉快,象徵戰勝「嚎叫的野性(howling wilderness)」。

如今我們會認為,工業化的城市充斥著噪音污染,但其實未進入工業化時代前,人們一度認為工業化是擺脫城市噪音的救贖。譬如馬車駛過鵝卵石街道不斷發出的碰撞聲,曾經令市民不勝煩擾,以致在 1890 年代,市民覺得電車是可靠而寧靜的交通工具。

對 19 世紀的現代主義者而言,「機械聲音和商業活動傳出的喧鬧聲是繁華的象徵」,寧靜「成為懶惰、落後和停滯不前的代名詞」;同時代,崇尚自然的浪漫主義者如小說家 Nathaniel Hawthorne 卻反指,火車鳴笛時發出的「長長尖叫聲」,冒犯了大自然的鳥聲、樹葉聲,以及迴盪於農村內的鐘聲和牛鈴聲。

到了 20 世紀,環境保育意識興起,國家公園相繼建立,社會主流重新重視大自然,大自然的聲音才因此被視作「寧靜」的象徵。美國保育組織 The Wilderness Society 創辦人在 1932 年便提倡,劃出指定受保護郊野範圍,「可以讓民眾廉價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喜悅,以替代令人刺耳的爵士樂」。

如今我們形容大自然是「寧靜」時,絕不是想像萬籟俱寂的情景,反而想像到處生機盎然,鳥叫蟬鳴。我們之所以不視之為「噪音」,或者是如佛家所言 ——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