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田野,它位於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裡等你。
—— Molana Jalaluddin Rumi
(魯米為 13 世紀伊斯蘭神秘主義「蘇菲派」重要詩人,引文出自「Rumi:在春天走進果園」)
會否,直至田野荒蕪,等待仍是永無止境?
對與錯、是與非,看似是互相對立的兩端,或許問題不是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而是我們是否真的有意願,看見連接兩端的界域?
繪本「一家三口(And Tango Makes Three)」(註)最近被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會議」議決放於閉架,讀者需要主動向館員要求才可以索閱。按照館方說法,此安排可以「確保兒童閱讀時得到適當的引導」。先撇開不論此安排能否實際達到解釋中的目標,耐人尋味是:甚麼定義了哪些範疇吸引了我們、成為焦點?
定義的標準,標準的定義,是甚麼?會否在未經檢視與質疑之前,就被劃下了界線?
「一家三口」的故事主題是生理同性別的伴侶組成家庭,以兒童繪本形式表達,觸動了何謂「兒童不宜」的敏感觀念。觀念不會獨立存在,某個觀念是與相類的觀念集結,持續形成不容易鬆動的群集。當某個觀念面臨威脅,其實是整體的觀念群響起了警訊。當我們以為是獨立的地區爭端,實際上是整個國度的戰爭。以戰爭來比喻,那麼決定戰局的,就是我們的觀念,是我們認為是恆久不變的基本定義。
例如,「一家三口」被閉架,爭議的核心是「家是甚麼」的基本定義。有些人堅信,家庭伴侶「必定」是生理女性與生理男性的組合。如果將這個「必定」等同了完全不可以改變的事實,就不容易走出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定義,真的只有一種嗎?
是的,其實這不是某一本、或某十本書籍的爭議,而是我們有沒有意願去檢視:促成行動背後的觀念與信念,是甚麼?信念本身也沒有問題,只是在實踐或捍衛信念的過程之中,自己與他者,共同付出了甚麼代價?
如同 David Mitchell 在小說「雲圖(Cloud Atlas)」寫下的:「信念,既是獎項也是戰場,存在於心裡和心的鏡像 —— 在這個世界之中。(Belief is both prize & battlefield, within the mind & in the mind’s mirror, the world.)」可以說,我們體驗到的世界,是由信念組成的。是的,在現實世界的確有很多規限與制約,但是否全部都是客觀而不可改變的事實呢?或許,隨著鏡像背後的信念轉動,我們可以交織出一片廣闊無垠的田野,並在當中相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