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時起,長假期成為歐洲人生活一部分?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長工時、過勞死、社畜,這些詞語貌似都與亞洲的勞動人口難以分離。7、8 月時,當我們已經失去了屬於學生的暑假而要辛勤工作,不少歐洲人卻正在放他們的有薪暑假。事實上,勞逸結合的概念確實已經成為他們根深柢固的觀念,乃前人的成果

歷史學家 Gary Cross 曾經研究過當中的歷史緣由。在一戰之前,休假對普遍勞動階層來說可謂絕無僅有,也不存在有薪假期,即使放假,也不足夠他們去一趟旅行。1919 年,法國有些從事印刷行業的工人和麵包師傅爭取到一星期有薪假期,以補償他們的夜間工作。自此之後的 6 年,歐洲中部和東部共有 6 個國家更改法規,讓大部分工人可以享有薪假期。

這決定對各方都有利。對僱主而言這是個讓步,因為不少工人無休工作,本就希望爭取每週工時減少至 40 小時,相比之下,讓他們放假顯得較容易接受。對於過去一年表現優秀的員工,僱主可以利用有薪假期作獎勵,以激勵士氣;同時僱主可以計算好在淡季的時候讓一些人放假,如此既不會影響生產力,員工也開心。

另外,政治領袖亦以此為拉攏工人的好機會。如英國工黨舉辦社交俱樂部、茶聚和短途旅行,希望多接觸工人,同時鼓勵他們參與政治;又例如意大利法西斯黨的「國家康樂俱樂部(Dopolavoro)」和德國納粹的「力量來自歡樂(Kraft durch Freude)」,都是大型的休假組織,鼓勵國民閒暇時參與運動、探訪歷史和自然景點,以提升其愛國心。

而在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大量失業人口令人深思社會應如何分配休假,又或是,如何看待休假帶來的作用。舉例說法國社會主義者 Marc Deboin 就推廣「人人有班上,人人有閒暇」;而同時,愈來愈多工人階級對旅遊感興趣,青年旅舍和露營俱樂部萌芽,讓人們能夠到鄉村小屋或營地度假。

對保守的人而言,休假可以軟化階級界限,以及增強父權家庭的地位;左派的人則從工人的假期中樂見社會轉型。在二戰開始前,工人階級休假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形態上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戰後,一些強大的工會、組織繼續為工人爭取更長的假期,及至 1980 年代,不少歐洲國家已保證工人每年有 5 星期休假。

這自然而然地拓展開去,例如德國車廠福士,會讓工人放暑假,好好休養生息之餘,也可以趁這段時間維修或升級廠房;對於一些需要長年無休的行業,如飲食業,當然較難以相同理由放員工長假,但善良的僱主可能也會主動休店一陣子,沒有商業考慮,只是讓員工和自己都開心一下。Rita Zubelli 在米蘭的一家雪糕店工作,但店子卻在夏天最熱的幾天關門放假,她形容「我們其餘日子一星期七天都開業,這些(放假的)日子都是賺回來的。」

Peakon 的顧問 Dan Rogers 就認為,員工在暑假來臨生產力都會下降,他說:「從僱主的角度看,假如員工效率降低、商業夥伴也不太熱衷回應,休店一陣子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