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 不眠不休的工作態度,科學家絕不認同

A+A-
創造多個科技神話的 Elon Musk,近日在訪問中自爆身心俱疲,但堅稱休息並非自己可以選擇的事。 圖片來源:Joshua Lott/Getty Images

Elon Musk 早前含淚受訪,自爆過去 1 年「極其痛苦」,每週工作 120 小時,睡在 Tesla 廠房,無暇陪伴家人,要靠安眠藥入夢。世人至此驚覺,這位「鐵甲奇俠」也會累。但當睡眠專家 Arianna Huffington 發出公開信,呼籲他別再這樣過活,卻被斷言拒絕:「你認為這是選擇。它並不是。」Huffington 隨後批評,美國的工作文化哄騙人們相信,燃燒殆盡是成功的代價,「但正如所有近期的科學研究顯示,事實正好相反」。

Gianpiero Petriglieri 教授於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指導行政人員教育課程,他形容 Elon Musk 是歌頌過度工作的典型人物。「他象徵的那種職場文化,人們渴望與工作建立一種非常個人甚至浪漫的關係。」即使這意味著需要完全燃燒自我。多位專家認為,假如行政人員只知如何榨取身體及時間來換取每份生產力,Elon Musk 再是身心瘡痍,對他們來說仍是一種理想化概念。

荷蘭公司 Shleep 於 2016 年成立,協助企業訓練員工如何擁有更佳睡眠。合伙創辦人 Els van der Helm 表示:「Elon Musk 是其中一位 —— 至少對外界而言 —— 符合成功人士的刻板印象,他很多時就是『不斷逼迫自己及公司,再看你有多成功』。但這不是科學所支持的事情。」管理顧問公司 McKinsey 的研究指出,高層得到多少休息,與其領導表現和公司的架構健康都強烈關係。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則指,睡眠不足會增加情緒化反應。

全球首富兼亞馬遜行政總裁 Jeff Bezos 反而深明此道,他曾表示每晚爭取睡夠 8 小時,前年受訪問時又指出:「假如你削減睡眠時間,你或會得到額外幾小時『生產』時間,但那生產力可能是種幻覺。」van der Helm 亦認為,一些高管愈加意識到增加睡眠時間的重要,只是智能手機無處不在,要改變並不容易。「現時仍有一種龐大的文化,認為人要看來有野心,就要晚上發電郵,下午小睡亦別要讓人看見。這延續了長時間工作的領袖形象。」

科技界較為吸引願意「瞓身投入」工作的人,但當他們未有照顧自己,有可能陷入巨大壓力的循環。 圖片來源:路透社

Petriglieri 指出,部分不願縮短工時的企業高層,尤其是全情投入工作的人,工作不僅是他們的謀生之道,亦是尋找生存意義的途徑。「絕大部分職場文化中,最忌就是高呼『我只為錢而幹,我在教會、慈善工作、運動、家庭中找到更大意義』。因為我們會把一個人的才能,與他有多願意將工作當成生命重心掛鉤。」於是至今仍有不少企業領袖迷信「至死方休」的工作模式,倦極也不願改變。

前風險投資者 Jerry Colonna 則認為:「睡眠的背後更大的討論,是關於衰竭。投資者依靠那些燃燒生命的企業家發財。」即使行政人員想要多睡一點或適時小休,他們或會拒絕承認自己有這問題。依賴藥物入睡成為並不罕見而且令人憂慮的趨勢。「服用安眠藥 Ambien 或是大麻,會讓他們整天亢奮,無法冷靜下來。」Colonna 提醒,高壓可隱藏躁鬱症等較為深層的問題,「你須明白這行業依賴那些願意消耗自己的人來發展」。

對於領導顧問公司 The Conscious Leadership Group 的合夥創辦人 Diana Chapman 來說,問題不在於是否睡 8 小時。「我不太在意睡多久,因為那是因人而異。但你得撫心自問,你真有休息夠嗎?」她認為,對這種崇尚忘命工作的人來說,他們的挑戰是要克服那些令人精疲力竭的威脅和恐懼,因為有些企業家憂慮,正是那些怕失敗的威脅和恐懼,令他們擁有生產力。然而,若能真正愛上自己的工作會更好。「你會從真正的熱忱找到動力。」

Chapman 警告,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以及欠缺足夠運動,正是「令人燃燒殆盡的可怕組合」。她的拍檔、前資深風險投資者 Phil Wickham 則形容:「睡眠就像健康環節中被疏忽照顧的繼兒。」他一直仔細評估自己的睡眠模式,將休息、運動和飲食健康置於首位,工作倒成其次,現已漸見成效。Wickham 揚言:「這些重新修正,才是面對人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