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培訓:教育制度殘缺的環節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借債讀大學,舉債找工作」已經是西方社會普遍現象,一邊是大學學位氾濫,另一邊技術工人短缺,英國政府鼓吹學徒計劃,呼籲年輕人不要盲目相信大學學位;英國家長也開始轉軚,認為學徒制比大學學位更值得。

美國「福布斯雜誌」作者 Nicholas Wyman,在奧巴馬任期末也曾撰文呼籲政府重新推動職業培訓。

過去,美國公立中學的教育主張是為求職作準備,學生除了掌握求職必須的閱讀、寫作、算術能力之外,還要接受職業基礎訓練。但從 1950 年代起,能力導向(ability tracking)的教育理念開始萌芽,主張將學生分流:一部分學生不必接受職業培訓,而是修讀傳統的學術課程,譬如拉丁文、創意寫作、科學、數學等學科以升讀大學;其他學生則繼續接受職業培訓,以修讀基礎學科為輔助。

但是這種能力導向的理念,引起教師和家長的心理牴觸,他們認為這種分流,其實不是基於學生的個人能力,而是基於其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家庭種族背景,亦即隱含的歧視。因此到了 1950 年代末,公立基礎教育的名譽已漸蒙污,被視為是專門對甚少升上大學的少數族裔,勞工階層子弟的「彌補」而已。

即使有所牴觸,但職業培訓的重要性未能引起注意,反而將公眾的關注點推向另一個極端,亦即所有學生都應該讀大學,預科成為美國公立中學教育的重點。

作者問,讓所有學生去讀大學,真的能令所有人從中受益?每一個人的能力、特長和潛質各有差異,從無標準可言,並非所有人都擅長數學、生物、歷史等傳統學術課程,也不是所有人對於希臘神話、英國文學和古典音樂感興趣,有人生來擅長機械,有人更具藝術才能,強行為所有學生設定大學教育的目標,成效顯然存疑。

事實是,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u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高中畢業升大學率是 68%,亦即超過 30% 的高中畢業生求職的時候,既無學歷, 也沒有技術。此外,68%升上大學的人之中,40% 未能畢業,且不說浪費許多人的時間和金錢;即使大學畢業,也不能保證找到工作,失業率達 3 分之 1;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37% 的工作職位只需要高中學歷。

傳統研究一向認為,大學畢業生比高中畢業生的收入高,但是作者認為這些研究存在不少盲點。舉例而言,近年大學畢業生當中,失業(unemployed)和職位過低(under-employed)比例達 53%。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本身就差異顯著:哲學系畢業生與商學院畢業生的平均收入,從來就相距懸殊。

再者,收入研究比較的是大學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的平均數,往往忽略了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培訓之後,熟練技工可獲高薪的事實。

即使如此,各州政府多年來對職業培訓的課程不予重視,持續削減。2013 年洛杉磯擁有 600,000 學生的聯合校區,一舉裁掉了職業培訓課程:譬如飛機維修、車身技術、音訊產品、房地產和攝影等;校區內 70% 高中生沒有升讀大學,升讀大學的人過半未能畢業。作者質問: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學生前途、商業環境、國家經濟,真的是好的投資嗎?

另一邊廂,美國的製造業重新增長,技術不斷革新,將會帶動高薪的熟練技術工作的需求。和高中教育銜接的職業訓練課程,遠比大學學費低廉,而且很多工作職位直接和企業掛勾,可以通過實習申請。

出乎許多家長意外的是,選擇職業培訓的學生,同時還可以持續進修,開闢更多途徑,無論將來是升職還是轉行,準備更為充分,而許多企業都十分看重擁有不止一種專業技術,甚至專業知識的「多面手」。作者感嘆,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公立教育制度本身包含製造業和其他職業訓練課程,為年輕人的前途提供了多樣選擇。但「人人都要上大學」的心態,致使這些課程逐漸邊緣化:不僅局限了個人發展,產生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問題,以及行業青黃不接,整體經濟疲弱和萎縮,代價十分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