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蝕底更蝕底?停止追逐沉沒成本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有沒有試過買一張電影票,入場後卻發現是齣「爛片」,但因不設退票,為免蝕錢只好坐到完場?對於已經付出且無法收回的支出,經濟學稱之為「沉沒成本」(Sunk Cost,又譯「既往成本」)。但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基礎建設,人們偏偏常犯經濟學家眼中的錯誤:繼續投放時間或資源。

部分賭徒的心態,亦吻合人們對沉沒成本的執迷不悟。在愈賭愈輸的情況下,總有人想繼續賭下去,以追回之前輸掉的本金,因為「有賭未為輸」,放棄才是真正的輸。與電影票的例子一樣,人們在不理想甚至惡劣的形勢下,仍願意持續注入時間、金錢等成本,出於希望事情會變得更好,以免心血付諸流水,同時亦不樂見自己出現損失。不過,沉沒成本並不會因為後續成本的增加而能夠追回。

苦等巴士仍未到,一旦離開,便浪費了之前等待的時間,只好繼續等。如此便陷入了沉沒成本謬誤,因為已投入的時間不可能再取回。

不單人類,明尼蘇達大學對老鼠的實驗,證實「沉沒成本謬誤」(Sunk-Cost Bias)亦存在於其他動物身上。對鼠類而言,投入等待糖果獎品的時間愈長,牠們便愈不願意放棄等待。研究人員亦提出,關注已投放時間的念頭,自最初作出決定的一刻便已萌生。

然而,一味承擔沉沒成本,不願放棄的行為,可引致災難後果。因為同樣的思維,令人作出完全不合邏輯的巨額投資。1992 年,霸菱銀行(Barings Bank)的交易員 Nick Leeson 因要向總行隱瞞投資損失,開始偽造買賣交易。Leeson 其後更向銀行要求增加資金。在銀行角度看來,Leeson 是賺錢能手,但對 Leeson 來說,加碼的真正原因是要追回過去的損失。1995 年,銀行終於發現 Leeson 累積高達 14 億英磅的損失,同時導致銀行倒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在其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出,公司在項目表現不理想時,更換新管理層或外聘顧問,與「沉沒成本」有一定關係。Kahneman 認為,新人事不一定比舊團隊更有能力,但因為新人不會背負過去的包袱,意味決策時不受「沉沒成本謬誤」影響。

除了商業層面,政治決定亦不時被「沉沒成本謬誤」所左右,加上決策的大轉變,容易被視為軟弱的象徵,自然要「企硬」。英國政府的 2 號高鐵High Speed Rail 2,HS2)計劃便在嚴重超支,總成本 500 億英鎊的情況下繼續興建。2016 年 12 月,更有官員警告,HS2 將超過其預算高達 6 成,意味著最終成本可能超過 900 億英鎊。但目前,高鐵仍在興建中。

從國家經濟到個人理財,都要提防沉沒成本帶來的陷阱。但無力阻止政府錯誤決策的小市民,或許只能為自己好好打算。荷蘭萊頓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 Jim Everett 博士,建議大家在決定下一步行動時,不妨問問自己,假如堅持或改變,會有甚麼得著及損失。用回電影票的例子,堅持繼續留下,最終其實只會得到差劣的觀影經驗,失去的卻是寶貴的時間。但選擇離場便恰恰相反,損失的僅是一齣不想看的電影,卻賺回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