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駛在軌道外的記憶

A+A-

兩年多前曾經有一單新聞,說北海道中央部某個小小的火車站,為照顧唯一使用者某女高中生,等待她畢業後才實施廢站。故事當然經過若干美化,讀者都喜歡溫暖、具人情味的故事,加上女高中生為主角,簡直是電影劇本。即使故事是虛構,「廢線」這個背景也是事實,更是 90 年代以後日本鐵路公司一直面對的問題。

1987 年,因連年赤字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昔日公營的國鐵民營化,連跟隨是一連串的線路重整。隨後撲面而來的經濟衰退、少子高齡化、地方都市人口式微,經營一條鐵路愈來愈艱難。主要大城市是例外情況,東京一極集中,數十年前設計的交通網絡愈來愈難負荷日漸增加的上班族與旅客。相反,地方都市面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乘客減少問題,客量無法再養活鐵道公司。在結業的邊緣掙扎,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廢線廢站以節省成本,二是積極尋找「交通」以外的收入來源。

為拓展業務,不少鐵道公司推出「觀光列車」的服務。平常旅行或者是坐火車到目的地觀光,但所謂「觀光列車」其自身就是景點本身。有的是假日才營運特別班次,有的是旅行團包廂的列車。如果線路本身近旅遊景熱點,倒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但如果不過是一條普通的地方都市線,就只能用情懷搭救。事實是「情懷」通常沒有甚麼用處,一來沒有計劃向外國遊客招手,本地旅客也沒有很多,來的多數只是稀疏的旅行團。二來日本郊外城市中,鐵道從來都不是主要交通工具,成本較低的巴士,甚至私家車、單車才是主流。根本沒有在用的鐵道,廢不廢線本地人不關心,最關心的反而是外來的鐵道迷。於是最後陷入一個迷思:到底是為了誰/甚麼保留線路?

「無窮的風景為我展開,目的地呢,則遠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達,好讓我永不下車。」余光中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中,透過對鐵道列車的記憶,展開跨越香港、台灣、美國的追憶。鐵道所構成的經驗曾經是都市現代化過程的主體之一,目的地是無盡的城市發展,未來是美好的。但隨著經濟奇蹟的破綻,「失去」了 20、甚至 30 年,記憶的列車不再朝千里外的未來飛馳,卻脫軌跑到霧裡頭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