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末日救日本

A+A-
「你的名字」把隕石撞地球美化;圖為劇照。

日本災難片的邏輯與美國完全不同,不止邏輯,就類型結構上也相差甚遠。所以無論荷里活重拍多少次「哥斯拉」,出來的效果與本家相比仍是兩回事。這種差異不單純是成本或者特效技術所造成,而是與兩者對災難以及其復興的態度分別,尤其 90 年代往後愈是明顯。

美國荷里活的災難片中的主角通常是白人男性,排除萬難後會生存下來(如果不是 Bad End),而結局通常都有美國旗在飄揚。男主角在故事中克服災難的過程,會被安排成人格上的昇華,而這又是國家精神的昇華,最終體現的美國意識形態:民主、平等、自由、開拓等等,歡迎對號入座。所以「明日之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失婚失意的男主角帶著前妻與其現任男友來個大冒險,結局裡前妻男友因白癡理由慘死,而男主角則無恥地摟著前妻迎來新希望,由失婚失意到活過世界末日之餘抱得美人歸。「絕世天劫(Armageddon)」的布斯韋利士由一開始的瀕臨失業鑽油工人,在最後成為救世英雄而犧牲,也是異曲同工。男主角經歷的個人提升被轉化成人類的勝利,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勝利。

「明日之後」劇照。

相反日本的災難片中,不斷被強調的是回到「日常」的重要性。同樣的隕石撞地球情節,「絕世天劫」的美國派一班人飛上去鑽爆它,「你的名字」卻想盡辦法迴避。影射福島核災的隕石撞地球,被包裹在愛情喜劇中,透過時光回溯避免發生。2006 年版的「日本沉沒」改編了許多 1973 年版的細節,原本數百萬人喪生的關東地震與陸沉,被改成全民成功撤離,就連「全日本沉沒」的結局也改成「部分沉沒」,情節上保留了「回復」的可能性。在 90 年代後的日本文化表象中,「災難」是打擾日常生活的意外狀態,所以面對災難,首要任務是回復「應有的日常」。美國災難片重視角色的克服與超越,實現更高的人性或意識形態追求;日本卻是強調從災難中回復過去的生活結構,逃難及重建是「奪回」日常的過程。

所謂「日常」是甚麼,很難在此文中詳細討論,而事實上很多情況都是不明不白。日本貼在街道上的政治宣傳海報從來都不會寫政綱,取而代之是議員大頭下一句句「為了大家的笑容」、「奪回國家的日常」之類的空泛標語。到底是甚麼的日常?是誰的日常?災難後應該到前往甚麼形式的生活?其實大家都沒有答案。某程度上,這種對過去日常生活的響往是想像世界中的鄉愁,同時是是烏托邦的語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